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 字数: 512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
  • 商品条码: 97872081615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自一九八八年十月起,深入到位于浙江省钱塘江畔的一个小村落——陈家场,收集了该村的经济、收入分配等各个方面资料,甚至包括负责干部历年《工作笔记》、农户家庭收支账目在内的数量庞大、范围广泛的历史档案资料。 作者通过深入的浙北乡村的调查,研究了中国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在以该村为典型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乡村发展一般的运行逻辑。
作者简介
曹锦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农民学家。著作:《如何研究中国》、《黄河边的中国》等;张乐天,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村庄 第一节 村庄的一般规模与分布密度 第二节 村庄的位置与命名 第三节 村庄的血缘与地缘 第四节 浙北的一个自然村落——陈家场 第二章 村庄的土地制度 第一节 陈家场土改前的土地占有情况 第二节 土地改革 第三节 土地制度的再变革:从家庭所有制到村集体所有制 第四节 改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再分离 第五节 村民的土地观念 第三章 人口与生育制度 第一节 城乡间的往返流迁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乡村人口流迁浪潮 第三节 生育观念与人口控制 第四章 农业:组织、生产与分配 第一节 陈家场的传统农业概况 第二节 互助合作时期(19511955) 第三节 合作化运动之一: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阶段(1954—1955) 第四节 合作化运动之二:农业生产高级社(1956.3~1958.10) 第五节 人民公社之一:走向灾祸(1958.10~1961.5) 第六节 人民公社之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1962—1982) 第七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983—) 第五章 乡村企业的兴起与社会分层趋向 第一节 解放后乡村社会分层概况 第二节 乡村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 第六章 村民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 第一节 食 第二节 住 第三节 衣 第四节 用 第五节 教育、健康及娱乐费用 第六节 村民的消费结构 第七章 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婚嫁模式与婚嫁距离 第二节 婚姻礼俗:父母、媒人及当事人 第三节 婚姻的解体 第四节 家庭的结构与规模 第五节 家庭生长周期与分家析户 第六节 家庭观念与家庭关系 第八章 乡村的教育与卫生 第一节 乡村教育 第二节 医疗与卫生 第九章 乡村市场 第一节 乡村市场的布局、级别与结构 第二节 乡村流通组织:供销合作社 第三节 农副产品的收购制度与价格政策 第四节 乡村工业品供应制度及价格政策 第五节 计划、匮乏与票证 第十章 村落文化 第一节 村落与村落类型 第二节 村落礼俗:人情与关系网 第三节 乡村组织 第四节 乡民之信仰与习俗 第十一章 乡村政府 第一节 乡村政权机构及职能的历史沿革概况 第二节 条块结构的乡村行政管理体系 第三节 党政合一的乡村政权结构 第四节 乡民的民主意识与乡村政权 附:图表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