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路花雨--中国新诗意象探论

诗路花雨--中国新诗意象探论

  • 字数: 21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文刚
  • 商品条码: 97875201550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从意象本质论、意象功能 论、意象生成论和意象鉴赏论等方面探论;下篇撷取 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食指、舒婷、于 坚、戈麦、昌耀、余光中等十余位诗人的诗作进行系 统的意象阐释,并就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顾城和海 子等诗歌现象和诗人诗作加以比较分析。既有理论层 面的整合和论析,又有实践层面的文本解读,在承接 古典意象诗学和意象批评内在精神及意脉的同时,体 现出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时代感和现实品格。
目录
上篇 现代意象诗学初探 第一章 意象本质论 第一节 意象概念的演化 第二节 意与象的关系 第三节 意象与比、兴、象征和意境之间的关联/02】 第二章 意象功能论 第一节 诗美的传达 第二节 力量的集聚 第三节 诗质的呈现 第四节 中介的作用 第三章 意象生成论 第一节 感觉生成论 第二节 生活赐予论 第三节 心物契合论 第四节 想象创造论 第四章 意象鉴赏论 第一节 意象鉴赏的标准 第二节 意象鉴赏对读者的要求 下篇 新诗经典意象解读 第一章 闻一多:“古典”与“现代”两类意象的运用 第一节 两类意象的对照 第二节 两类意象凝聚的矛盾心境 第三节 两类意象的艺术渊源 第二章 徐志摩:永远的“风花雪月 第一节 风花雪月:作为审美意象的象征意蕴 第二节 风花雪月:诗人人格精神和文艺观念的投射 第三节 风花雪月:永恒的诗意存在 第三章 戴望舒:“残损”类意象及其审美表达 第一节 “残损”类意象的类型 第二节 “残损”类意象的成因 第三节 “残损”类意象的审美作用 第四章 卞之琳:“路”意象与人生之旅 第一节 “路”意象的含义 第二节 “路”意象传导的矛盾心理 第三节 “路”意象的成因及意义 第五章 昌耀:“高原”意象与诗歌的精神维度 第一节 “高原”意象的内涵 第二节 “高原”意象的反思向度 第三节 “高原”意象生成的动因 第四节 “高原”意象构筑的诗性空间 第六章 食指:“季节”意象的主题意义 第一节 未来主题 第二节 成长主题 第三节 眷恋主题 第七章 舒婷:含“泪”面“海”的抒情歌手 第一节 “海”与“泪”:内化与外化的寄托 第二节 “海”与“泪”:理想与现实的投影 第三节 “海”与“泪”:新诗抒情风格的变化 第八章 于坚:“城市”和“乡村”的生态寓意 第一节 “城市”和“乡村”:生态失调与生态和谐 第二节 从“城市”到“乡村”:寻找心灵生态的平衡 第三节 作为文本:新诗链条中的诗歌生态 第九章 戈麦:“死亡”意象与“世纪末哀歌 第一节 “有温柔的死在召唤 第二节 “我的疑虑在空气中延伸 第三节 “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水中 第四节 “我就是这最后一个夜晚最后一盏黑暗的灯 第十章 余光中:“水”意象谱写的华彩乐章 第一节 水的“海”形态:地理阻隔带来的“乡愁 第二节 水的“江河”形态:内在源头上的精神归依 第三节 水的“酒”“雨”“湖”等形态:浪漫的诗心与爱情 第四节 水的综合形态:哲理的韵致 第十一章 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苦难里的“白色花和黑夜中的“三弦琴 第一节 意象的选择及其精神旨趣 第二节 意象的运用及其审美追求 第三节 意象的选择和运用带来的启示 第十二章 顾城和海子:“梦”与“花”的二重奏 第一节 “梦”与“花”:从生命感悟到精神之旅 第二节 “梦”与“花”:从诗歌理想到生命书写 第三节 “梦”与“花”:对抗和超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