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有机体(马克思哲学立场的当代意义)

社会有机体(马克思哲学立场的当代意义)

  • 字数: 201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张琳
  • 商品条码: 97870102070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唯物史观,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出发,对人类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阐明了 人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内在差别,认为市民社会本 质上是经济社会,而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共同体。 在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基础上,对国 家和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马克思人类社 会理论,结合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现 状,分析了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缩 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民幸福、社会 和谐的政策方向。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社会有机体的问题域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不等于市民社会 一、社会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共同体 二、人类社会的类型及结构 三、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市民社会本质上是经济社会 一、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渊源 二、马克思文本中作为经济的市民社会 三、与市民社会不同的人类社会基本内涵 第三节 社会是一个生成中的有机体 一、社会有机体的提出与理论来源 二、社会有机体的要素与结构 三、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特征 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现实的人是理解人类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一、人是有生命个体的自然存在物 二、人是处于一定条件下的现实个体 三、人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第二节 人类社会是五种生产的统一 一、物质生产 二、人类自身再生产 三、精神生产 四、社会关系再生产 五、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 第三节 人类社会是马克思观察一切社会的根本立场 一、人类社会是马克思确立和评价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人类社会是个人与社会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三、人类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最高的价值命题 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 第一节 遗忘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缺陷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对国家与社会概念的区分 三、国家产生的必然性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国家的双重任务:经济和社会 一、国家的职能反思 二、经济社会的内在原则:资本原则 三、经济社会的问题与困境 第三节 当代中国必须重视社会的几个理由 一、双重异化导致现实社会无法安放 二、国家与社会的分裂与统一 三、“现实的人”被搁置 第四章 社会有机体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破解当代世界和中国问题 一、当今世界和中国问题的理论困局 二、当今世界和中国问题的实践恶果 第二节 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 一、确立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的唯物史观 二、确立以社会为最高原则的历史观 三、对社会必须进行总体的和全面的把握 第三节 确立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评判标准 一、人民国家建设是国家服务社会的根本途径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评判社会和谐的基石 三、民主法治建设是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