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精)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精)

  • 字数: 33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蔡昉
  • 商品条码: 97875203525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经济发展,特别 是40年改革开放发展放在中国历史的纵向维度和世界 经济的横向维度中进行考察,特别注重描述这个过程 的关键时刻,揭示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环节,分析各 种影响人们对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进行理解的关键问 题。与此同时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一般意义。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经济史和增长理论的视角 第一章 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贡献 一 引言 二 世界经济发动机和稳定器 三 寻找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四 复兴发展经济学 五 结语 第二章 中国发展的经济史坐标 一 引言 二 M类型增长与“大分流之谜” 三 L类型增长与“中国奇迹” 四 T类型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 五 S类型增长及其可持续源泉 六 结语 第三章 从增长视角重解“李约瑟之谜” 一 引言 二 马尔萨斯陷阱中的中国经济 三 “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 四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激励 五 结语 第四章 二元经济作为一般发展阶段 一 引言 二 回到古典经济学 三 作为起飞条件的人口增长 四 农业内卷化与二元经济形成 五 起飞前的传统经济内卷化 六 结语 第二篇 改革开放发展分享的叙事 第五章 从中国经验可以学到什么? 一 引言 二 计划经济下错失的趋同机会 三 改革开放的逻辑与过程 四 在改革开放中兑现人口红利 五 结语 第六章 农村改革的背景、逻辑与贡献 一 引言 二 人民公社兴衰:乌托邦实验 三 农村改革如何创造退出条件 四 作为发展结果的农业份额下降 五 规模经济的回归 六 结语 第七章 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城市化 一 引言 二 关于改革的三个历史瞬间 三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特征化事实 四 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五 横向流动到纵向流动 六 推动农民工落户的体制改革 七 结语 第八章 改革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 一 引言 二 资源重新配置为什么重要? 三 劳动力转移与配置 四 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其源泉 五 防止逆库兹涅茨过程 六 劳动力转移未完成的阶段 七 结语 第九章 中国扶贫理念、实践及其全球贡献 一 引言 二 广泛共享的高速增长 三 改革时期减贫实践及其效果 四 中国减贫成效的世界意义 五 结论 第十章 认识中国经济增长减速 一 引言 二 为什么经济学家固执于周期视角? 三 发展阶段变化的标识性转折点 四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五 高收入俱乐部的“门槛陷阱 六 结语 第三篇 新科技革命和高版本全球化 第十一章 全球化、趋同与中国经济发展 一 引言 二 回归李嘉图:全球化特点变化 三 从俱乐部趋同到新一轮大趋同 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五 结语 第十二章 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及中国策略 一 引言 二 不一样的本轮全球化:广度与深度 三 全球化的后果及其政治反映 四 作为全球化受益者,中国为什么不一样? 五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策略选择 六 结语 第十三章 全球公共品供给和中国方案 一 引言 二 什么样的全球公共品? 三 国家的贫困与治理模式的贫困 四 从中国故事到中国方案 五 结语 第十四章 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学反思 一 引言 二 关于技术进步的思想简史 三 涓流经济学批判 四 渗透经济学的谬误 五 经济学亟待回应的问题 六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