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内科学(供中医学针灸学和推拿学专业用中文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中医内科学(供中医学针灸学和推拿学专业用中文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 字数: 859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张伯礼//吴勉华//(澳大利亚)林子强|总主编:张伯礼
  • 商品条码: 97875132570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14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由张伯礼教授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教育指导委员会任丛书总主编,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 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中国和国际著名中医医生、 作者和教授共同撰写,含1本教学大纲和13本教材,为 第1套基于《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的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本套教材的编译坚持 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普适性、先进性 、安全性、规范性等原则;双色排版;体例编排合理 ,读者可快速查到所需信息。《中医内科学》系”世 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之一。由天津中医药大 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26所开展中医学专业本 科教育的院校联合编写。本教材供世界母语为非汉语 国家或地区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医内 科学课程使用。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一门主 要课程,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该教材以国内外若干版 教材为基础,努力做到既汲取各版教材长处,又在内 容与形式上有所改进;既注重继承性、连续性,又体 现中医药的创新性。全书分总论、各论和索引三部分 。总论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和辨证治疗方法。各论分八章,介绍66个常见病证及 其附属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按肺系、心 系、脑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 经络病证顺序排列。各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调护、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小结、古籍选录、文献推介、复习思考题 等栏目。书末附方剂索引、中医病名索引、西医病名 索引,以及参考书目、医家信息等,以备查阅。教材 的编写突出临床实用性。本书以辨证论治为重点,提 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证治方药贴近临 床,尽量选用临证切实可行、中医优势明显的内容。 临证要点栏目将正文中不便安排,而临床中又具实用 性、指导性的内容分段叙述。为了增强教材的知识性 、趣味性和临床实践性,本书设置了知识拓展、名医 经验和医案分析。古籍选录和文献推介则选择代表性 古今文献,有利于扩展学生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编写体例上,借鉴国外教材,采用条分缕析形式, 使用图、表,便于学习者阅读。
目录
总论 各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痈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八节 肺痿 第九节 失音 第十节 鼻渊 第十一节 鼻鼽 第十二节 瘾疹 第十三节 湿疹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 第三节 心衰 第四节 不寐 第三章 脑系病证 第一节 头痛 第二节 眩晕 第三节 中风 第四节 痴呆 第五节 痫证 第六节 癫狂 第七节 颤证 第四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脘痛 第二节 胃痞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呃逆 第五节 噎膈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便秘 第八节 泄泻 第九节 痢疾 第十节 口臭 第十一节 口疮 第五章 肝胆系病证 第一节 胁痛 第二节 黄疸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臌胀 第五节 瘿病 第六节 疟疾 第六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淋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四节 阳痿 第五节 遗精 第六节 耳鸣、耳聋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第二节 血证 第三节 痰饮 第四节 消渴 第五节 内伤发热 第六节 虚劳 第七节 肥胖 第八节 自汗、盗汗 第九节 厥证 第十节 癌病 第八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腰痛 第二节 痹证 第三节 痉证 第四节 痿证 第五节 麻木 附录 中医内科常用方剂 医家信息 索引 中医病名索引 西医病名索引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