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化与化现代(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上中下)(精)/探索与争鸣

现代化与化现代(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上中下)(精)/探索与争鸣

  • 字数: 140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编者:叶祝弟|责编:钱震华|总主编:吴夏平
  • 商品条码: 97875426659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9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5年6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合上海交 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上海东方青年学社等,在上海 共同主办“现代化与化现代: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 估”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以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会 议学者提交的论文为主体,同时吸纳近年来新文化运 动研究的新成果,最终辑为九个专辑。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值得一代代学人不断与之对话 、交流,不断赋予其时代意义,就在于新文化运动是 百年来砥砺中国之思想和学问的好的“磨刀石”,它 为反思时代问题提供了参照系。正如陈平原教授所说 ,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跟诸如“五四”(包括思想 学说、文化潮流、政治运作等)这样的关键时刻、关 键人物、关键学说,保持不断的对话关系。这是一种 必要的“思维操练”,也是走向心灵成熟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意义上,“五四”之于我辈,既是历史,也 是现实;既是学术,更是精神。
目录
专题一 新文化运动价值重估 文化东西:梁漱溟之问的时代性 21世纪与新文化运动 走向世界人文主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世界意义 现代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第三世界” 世纪回旋:百年”五四“的文学省思” 认同现代之难 中国新文化百年历史以及历史的文化记忆 “源原之辨”与“古今通理”——关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新探 昆山陈墓二朱经历感言:传统的延续与新文化的展开 新文化运动研究论域之拓展——关于新文化运动研究的片断思考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开展 中国现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白璧德——反思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性质之重估 专题二 儒学转型与新文化运动 21世纪儒学面临的五大挑战 我与儒家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 儒化的现代性:贺麟论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宿命 儒家与新文化运动之世纪纠葛 儒学传统与时代精神——兼论儒学与新文化运动的和解 儒家政治理想之新唯物主义重估 专题三 “启蒙”的百年流变 反思启蒙:超越激进人类中心主义 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而作 知识分子如何避免观念的陷阱——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理性到政治激进主义 清末民初公共说理的发轫 从“大启蒙思想”到“新文化启蒙”——反思当今中国思想与文化的整合之路 关于启蒙的“中国化”实践及其逻辑路径的思考——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新启蒙”及其限度——“八十年代”话语的来源、建构及革命重述 专题四 世俗化与转型时代的伦理困境 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 “俗世化”理论是否适用于近代中国 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百年再反思 科学和玄学:几种典型进路的考察 启蒙视野中的庄子 “去家化”与“再家化”: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在张力 “娜拉”走后:弃儿创伤与解放的误区 头发的政治学阐释 造人·“伪士”·日常生活——重读《伤逝》,兼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论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中的民族主义话语 “进步的科学”与“科学的进步”——试论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主义 专题五 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学 帝制·共和·复古——李欧梵教授访谈录 “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研究 鲁迅早期文言论文里所探索的新文化 1908年的“文学革命”——以王国维、鲁迅、周作人的四文为对象 “吃人”叙事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开端:从《人肉楼》到《狂人日记》 从“无法”到“有法”?——清末民初的新文法与新文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