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

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

  • 字数: 29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颜力涛
  • 商品条码: 97875203499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汉语被字句的“偏离 义”问题,这 里的“偏离义”包括“预 设、预期、理想认知模式” 的偏离,同时 还包括句子隐含的“偏离义”,我们把 “偏离义”上升为汉语被字句的高层构式 义。最后, 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分析汉语 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 的“偏离”问题, 本书具体又以“事件类型”为起点 ,以 “小句”为基本单位,对汉语被字句进行 系统梳 理,发现了汉语被字句六种主要的 “事件类型”:“ 言说类”事件、“认识 类”事件、“位移类”事件、 “击打类” 事件、“计量类”事件和“致使类”事 件 ,我们发现它们在“偏离义”上各有不 同的表现,从 而补充了前期“理想认知模 式”偏离义的研究。
作者简介
颜力涛,1979年11月生。副教授,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辽宁大学文学院,主讲研究生语用学、语法学课程,本科生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现为辽宁省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汉语学习》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已结题),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及校级项目若干。论文获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一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佳作奖一项,“第五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香港)语法新秀二等奖一项。成果被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中国社会科学报》《黑龙江日报》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或评论。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汉语被字句的“预设偏离”问题 第一节 “预设”的分类 第二节 语义预设问题 一 存在预设与事实预设问题 二 事实预设与非事实预设问题 三 过往经历预设问题 四 汉语被字句语义预设的偏离问题 第三节 语用预设问题 一 “被自杀”的个案分析 二 汉语“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的语用预设偏离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汉语被字句的“预期偏离”问题 第一节 “预期偏离”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被字句“预期偏离”现象的考察 一 目的预期偏离 二 情理预期偏离 三 背景预期偏离 四 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 五 满足性预期偏离 六 超预期量信息 七 负预期量信息 第三节 “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的重新阐释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被字句“理想认知模式”偏离 第一节 “人对物”模式的偏离 一 “吃”与“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 二 偏离理想认知模式的证明 三 理想认知模式与语境间的互动 四 汉语被字句的理论阐释 五 对“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研究的启示 六 小结 七 余论 第二节 “人对人”模式的偏离 一 人际关系的理想认知模式 二 偏离人际关系理想认知模式的证明 三 汉语被字句构式义的统一性解释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汉语被字句的事件类型 第一节 言说类事件 一 称呼类 二 表达类 三 传播类 四 指令类 五 评判类 六 哄骗类 七 言说量类 八 言说类事件的完形偏离问题 第二节 认识类事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