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以影视产业为例/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丛书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以影视产业为例/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丛书

  • 字数: 197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罗立彬
  • 商品条码: 97875096597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1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产业全球化为全球背景,以中国独特 国情为国内背景,以全球化理论、文化产业和贸易理 论为理论基础,以影视产业为重点案例,深入论证了 中国综合利用全球化机遇和本国国情优势,集结全球 优势资源发展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 本书力求将论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案例 紧贴中国文化产业和贸易的典型现象,同时做到语言 通俗易懂。无论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还是对中 国文化产业与贸易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有 所收获。
目录
第1章 本书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本书的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中国背景 1.2 本书的研究意义 1.2.1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为传统问题带来新的研究切入点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尚显不足 1.2.3 以中国为案例的研究意义重大 第2章 文化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定义和特点 2.1.1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定义以及本书研究对象 2.1.2 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2.2 文化产品贸易的理论模型与相关实证研究 2.2.1 Helpman-Krugman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 2.2.2 Rauch-Trindade模型 2.3 文化贸易理论的简要评述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第3章 中国电影产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3.1 中国电影产业的开放历程 3.2 电影业开放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作用 3.2.1 市场开拓 3.2.2 竞争效应 3.2.3 资金来源 3.2.4 示范效应 3.2.5 技术外溢效应 3.3 对中国电影产业开放的几点思考 3.3.1 进一步开放不一定使“本土电影”一蹶不振 3.3.2 应该将保护对象定位为“中国文化元素” 3.3.3 逐步放开进口电影的引进发行权有利于进口电影加入中国元素 3.3.4 提高进口电影的分账比例有利于集结全球优势资源为“中国文化”服务 第4章 文化贸易进口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4.1 文化产品出口与文化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一个理论分析 4.1.1 本国文化产品包含的一定是本国文化元素吗 4.1.2 文化产品中文化元素的选择:需求导向还是供给导向 4.2 电影出口:从本地市场效应到全球市场导向 4.2.1 国际市场聚焦阶段 4.2.2 本地市场聚焦阶段 4.2.3 本地市场效应阶段 4.2.4 全球市场导向阶段 4.3 现阶段中国电影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有限 4.4 电影进口可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4.4.1 发达国家电影业争取增长迅速的国际市场 4.4.2 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全球电影厂商转变目标市场 4.4.3 为了“讨好”中国市场,好菜均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多为正面 4.4.4 好莱坞电影全球发行,高效传播文化元素 4.4.5 含有中国元素的好菜坞大制作帮助中国文化产品出口 4.4.6 进口产品竞争加速本国电影向第三和第四阶段迈进 4.4.7 进口生产要素更有利于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一起走出去 4.5 结论与政策思考 4.5.1 中国可以利用全球文化产品来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4.5.2 政府的保护对象从“中国文化产业”转向“中国文化元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