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治思想史论(1)(精)/刘泽华全集

政治思想史论(1)(精)/刘泽华全集

  • 字数: 320
  • 出版社: 天津人民
  • 作者: 刘泽华|责编:金晓芸
  • 商品条码: 97872011522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泽华全集》的其中一卷,收录了刘泽 华先生发表的关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方面的学术研 究成果,包括先秦政治文化的集成,秦始皇的帝王专 制思想,仁义与无为的结合,贾谊的崇仁尚礼和以民 为本的治安论,《礼记》的以礼、乐治国论,晁错的 尚法与重农战思想、《淮南子》的无为政治思想等, 刘先生以历史的时间顺序为脉络,论述了从先秦到近 代的中国政治思想发展脉络。本书文字流畅、思想深 邃,对中国古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 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
作者简介
刘泽华,1935年生,河北石家庄人。1958年南开大学历史系肄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先秦史研究会等十余个研究会理事,多年来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知识分子史、政治史的研究。 著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主编并与他人合著有《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中国古政治思想史》、《士人与社会》(第一、二卷)、《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中国古代史》(上、下册);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第一章 秦始皇神圣至上的皇帝观念:先秦政治文化的集成 第二章 秦始皇的帝王专制思想 第一节 皇帝至上理论的高度发展 第二节 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 第三节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三章 陆贾的通变政治思想:仁义与无为的结合 第一节 天人合策、统物通变与因世权行论 第二节 仁义与无为的结合 第三节 兴亡在君与道高于君 第四章 贾谊的崇仁尚礼和以民为本的治安论 第一节 论攻守之术和对汉初无为政治的批评 第二节 以礼定制:正名号、严等级、尊天子 第三节 以民为本:施仁义、行博爱 第四节 “道”重于权势以权势行“道” 第五章 《礼记》的以礼、乐治国论 第一节 礼、乐的必然性与绝对性 第二节 礼、乐——社会制度、行为道德、认识情感一体化 第三节 君为心、民为体与君主专制主义 第四节 “大同”理想与“小康”之王制 第六章 晁错的尚法与重农战思想 第七章 《淮南子》的无为政治思想 第一节 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 第二节 《淮南子》的成书及其主旨 第三节 法自然与无私 第四节 顺时变法与礼法 第五节 顺人情与以民为本 第八章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与君主专制主义理论 第一节 神化皇权的天人合一论 第二节 维护封建制度的“合分”论 第三节 政治上应变的“经权”论 第四节 统治阶级两手政策的“德刑”论 第九章 《五经》崇拜与思维方式 第一节 “五经”神话 第二节 孔子神话 第三节 “五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后真理” 第四节 经学化的思维方式 第十章 经学的在官与在野之争与儒学之分化 第一节 经学的在官与在野之争 第二节 官学内部的分化与儒学的多样化 第三节 皇帝裁定分歧和定是非 第四节 余论 第十一章 汉代政治中的儒家精神 第一节 孑L子为汉家制度说 第二节 等级、朝仪、封禅、明堂与儒家的尊君思想 第三节 “《春秋》决狱”与儒家伦理道德刑法化 第四节 经义:政治的准则 第十二章 罪己诏中的政治调节观念 第一节 畏天崇圣与罪己诏 第二节 罪己诏与政策调整 第三节 罪己诏和帝王统治的正当与合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