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冯琼|主编:杨灿明
  • 商品条码: 97875161487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 一,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力量。由于思想庞 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视为当代最 具有体系性的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 学派的批判传统,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哲学,致力于重 建启蒙理性,视现代性为“未竟之事业”,提出了著 名的交往行动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有力的 批判。冯琼编著的《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研究》将依 循两条线索来阐释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一方面,以 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对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进行梳理 ,总结其公民观的理论特性;另一方面,以公民为视 角对哈贝马斯的伦理学、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思想进行 归纳总结,确证公民理论在哈贝马斯理论体系中的地 位。
作者简介
冯琼(1975.2-),女,湖北孝感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1999年继续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政治哲学、法哲学。任教期间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交往视域中的公民及其中国意义》、《大卫·哈维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及其启示》、《论私人汽车大众化消费与城市空间正义》等多篇论文,参编著作、教材多部,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等多项科研项目。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学界研究综述 四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交往理论与公民 第一节 交往与交往理论 一 交往的历史形态 二 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交往理论的集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一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二 交往行动理论的方法论 三 交往行动理论的基本范畴 第三节 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公民” 一 公民的传统形态 二 “公共领域”——“公民”的出场 三 哈贝马斯对传统公民范式的扬弃。 四 哈贝马斯对公民身份的确证——公民权利体系 第二章 话语伦理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公民性与交往理性 一 “公民性”概念的解析 二 公民性两个维度的历史呈现 三 交往理性对公民性两个维度的整合与内化 四 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 第二节 公民伦理的交往维度 一 公民伦理的历史溯源 二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伦理与道德 三 哈贝马斯的公民伦理思想 第三章 话语政治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交往行动中的权利与权力 一 权利与权力关系的一般界定 二 介于主观权利与国家权力间的交往权力 三 哈贝马斯的权利观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哲学向度 一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二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理路 三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旨趣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公民与法的关系 一 公民与法的关系的理论溯源 二 交往行动理论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三 作为法律行动主体的公民 四 公民权及其实现路径——以中国农民工为例 第四章 走向无限交往共同体的世界公民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理论的渊源 一 世界公民的嬗变 二 康德的世界公民理论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四 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 第二节 后民族结构中的世界公民 一 后民族结构 二 宪法爱国主义 三 走向无限的交往共同体 第三节 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与自由人联合体 一 从“劳动”到“交往” 二 从“普遍交往”到“无限交往” 三 从“承认”到“包容” 四 从“个性自由”到“交往自由” 第五章 哈贝马斯公民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民特质 一 理想交往共同体中的交往行动者 二 能动的交往行动者 三 具有交往资质的交往行动者 第二节 哈贝马斯公民观与中国公民身份确证 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氛围中培育私人自主 二 在社会主义法治氛围中建构公共自主 三 在非建制的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中融通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的公民教育——以中国大学教育为例 一 公民教育的新形式——交往实践 二 交往理性下的中国大学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