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难以实现的同盟(苏联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远东政策1931-1945)

难以实现的同盟(苏联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远东政策1931-1945)

  • 字数: 315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张愿
  • 商品条码: 97870102087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序,采用历史学实证方法,立足 探索传统二战史研究或美国远东政策史研究中较为 薄弱但又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苏联是二战时期远 东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 研究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时,国内外学者大多从 美日关系、中美关系的角度入手,普遍注意到美国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1929年大萧条、孤立主义思潮、 军事准备迟缓、美国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等对美国远 东政策产生的影响,很少说明苏联因素对美国远东 政策的作用。有鉴于此,本书将美国远东政策的决 策环境置于美日苏的三角关系之下,系统、全面地 梳理了1931-1945年间美国政府对苏联在远东地区 内外形势的观察,分析说明了苏联因素对美国远东 政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影响及意义,从而有助于全 面理解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的外部环境、决策动 机和实质,有助于深化对远东国际形势的整体认识 。此外,检讨美苏在远东合作的失败历程也有利于 揭示冷战在亚洲的起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苏联在远东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与美国远东政策的关联 第二节 美国关注苏联因素对远东局势影响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三节 关于二战时期美国远东政策史与美苏关系史的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章 美国在远东关注俄国因素的历史渊源(1890-1931) 第一节 美国在远东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上升 第二节 俄国独占中国东北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第三节 日俄战争与西奥多·罗斯福的均势外交 第四节 美国与西伯利亚干涉 第五节 苏联因素与华盛顿体系的缺陷 第三章 美国应对“九一八事变”时顾及的苏联因素(1931-1932)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期间美国对苏联动向的观察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九一八事变”初期美国的反应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远东格局与美国对苏认识的转变 第四节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承认苏联 第四章 苏联因素与美国在东亚的静观政策(1934-1936) 第一节 美苏关系的恶化及其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1933年至1937年美国对苏联远东动向的观察 第三节 “七七事变”前的苏联因素与美国的远东静观政策 第四节 全面抗战初期苏联因素与美国静观政策的延续 第五章 美国远东外交政策调整中的苏联因素(1938-1939) 第一节 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观察与“桐油借款” 第二节 美国对苏联国防实力的观察 第三节 美国对“张鼓峰事件”的观察 第四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中止《美日商约》 第五节 中日全面战争的形势下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 第六章 欧战爆发后美国对苏联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1939.9-1941.6) 第一节 美国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对远东影响的观察 第二节 美国对苏德关系的观察及其政策 第三节 美国对苏日关系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 第七章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远东的反应(1941.6-1941.12) 第一节 苏德战争后美国对日本动向的观察与反应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的对日威慑政策 第三节 苏联因素与美日谈判 第八章 战时同盟与远东战略协作 第一节 苏联暂缓对日宣战与美国远东战略 第二节 1942年的苏德战场形势与美苏远东军事合作的尝试 第三节 二战期间美苏在对华援助政策上的分歧 第九章 苏联因素与美国二战后的远东安排 第一节 从开罗到雅尔塔:美国二战后的远东秩序构想与苏联因素 第二节 不得已的选择:《雅尔塔协定》 第三节 走向竞争:《雅尔塔协定》签订后的美苏关系与远东格局 结语 难以实现的同盟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