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唐宋教育转型--基于宋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研究

论唐宋教育转型--基于宋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研究

  • 字数: 18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卓进
  • 商品条码: 97875203460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写作发轫于对中国教育创新源泉的历史性思 考,“为什么宋代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教育的 巅峰?”作者期望通过探究平平淡淡的宋初三朝科举 和学校教育发展来解答心中的疑惑。通过对历史材料 的初步研究后,作者尝试性提出:宋代文化和教育的 巅峰,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 态结构完成一体化耦合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中国由中 古社会步入近世社会过程中所进发出的跨度达数百年 的超大型历史转型期的思想文化红利。这就需要放在 更长历史周期的社会转型中探究答案,为此,作者在 梳理宋初三朝科举和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梳 理了唐宋科举和学校发展的历史情况及其内在的制度 变迁机理,并在唐宋教育转型的理论框架下给予阐述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唐宋教育转型总论 一 唐宋教育转型的内涵 (一)唐型科举向宋型科举的转型 (二)唐型学校向宋型学校的转型 二 唐宋科举转型的政治基础 (一)科举制成熟的基础之一:分权政治走向集权政治 (二)科举制成熟的基础之二:武人政治走向文入政治 (三)科举制成熟的基础之三:扩大取士重建皇权政治 三 科举制与唐宋学校的转型 (一)科举出身的主导:唐型官僚贵族学校的衰落 (二)配套科举考试:唐宋民间书院的兴起 (三)反思科举考试:宋前期建学运动的兴起 第二章 唐型科举向宋型科举的转型 一 科举管理权限的集中化 (一)唐代科举的详覆和覆试制度 (二)五代科举的详覆和覆试 (三)宋初殿试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四)宋初殿试制度的完善 二 科举取士数量的扩大化 (一)唐五代至宋太祖朝的科举取士数额相对稳定 (二)宋太宗朝科举取士的骤然上涨 (三)宋真宗科举取士数额的脉冲式高峰 三 科举考试性质的纯粹化 (一)唐代科举中的荐举风气 (二)宋初限制荐举的背景与措施 (三)科举条制细化杜绝考官作弊 (四)纯粹考试制度的形成 四 科举解试制度的规范化 (一)唐代解试制度及其破坏 (二)五代解试制度的初步恢复 (三)宋初对解试制度的规范建设 第三章 唐型学校向宋型学校的转变 一 学校等级属性的平等化 (一)唐中前期等级制官学的极致繁荣 (二)唐中后期等级制官学的长期萧条 (三)宋初遗存等级制的国子监办学属性 (四)宋初国子监的办学不振 (五)宋代面向庶士开放的太学兴起 二 学校儒学信仰的普及化 (一)唐代依学建庙的“庙学”体制 (二)五代至宋太宗时期的孔庙建设 (三)宋真宗朝后的依庙建学 (四)宋初庙学与儒学复兴运动 三 学校民间办学的官方化 (一)唐代山林书院的兴起 (二)唐末五代家族书院的发达 (三)宋初书院兴办的官方背景 第四章 唐宋教育转型的路径特点与动力机制 一 唐宋教育转型的渐进路径特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