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 字数: 47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英)麦大维|译者:张达志//蔡明琼
  • 商品条码: 97875203379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是麦大维先生积25年 之力撰成的唐代儒学研究的代表作,将唐代儒学的演 变与学者群体及学术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学 校与祭孔、经学、国家礼制、史学、文章观等问题展 开深入探讨。每一领域独立成章,按照高祖及太宗朝 、650-755年、安史乱后三个时段,依序梳理学术环境 、学术活动和学术观点发生的变化,总结各领域及其 子领域的学术发展轨迹,分析中央政府学术主导地位 的渐趋弱化,以及学术与文学独立性的日益增长,彰 显中央权威的衰落和稳定环境的消逝这一共同趋势, 证实唐代的学术分期符合唐代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历史 。通过系统而全面、详实而缜密的研究,有力地扭转 了传统思想史忽视唐代及其儒学遗产的倾向,特别赋 予汉、宋之间的唐代儒学以重要历史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一 中古晚期帝国的儒学 二 制度背景 三 学术著作分类 第二章 学校与祭孔 一 高祖及太宗朝 (一)祭孔的复兴 (二)官学的重建 二 650年至755年 (一)国库与乡校 (二)国家祭孔的扩张 (三)私授的发展 三 安史乱后 (一)官学的衰退 (二)祭孔子与祭太公 (三)私学观念的发展 第三章 经学 一 高祖及太宗朝 (一)考证与训诂传统 (二)政策的包容 (三)唐初《春秋》学 (四)唐初对孟子的态度 二 653年至755年 (一)对官方定本的批评 (二)对科举经学标准的控诉 (三)刘知畿的《春秋》观 (四)经学的幻灭 三 安史乱后 (一)科举经学改革的努力 (二)经学定本的难题 (三)安史乱后的《春秋》学 (四)“性命”学者 第四章 国家礼制 一 高祖及太宗朝 (一)《贞观礼》 二 650年至755年 (一)明堂与封禅 (二)《开元礼》 (三)礼制传统与科举 三 安史乱后 (一)祖宗祭祀 (二)国家礼制规划的衰落 (三)安史乱后的王朝礼典 (四)科举中的国家礼制 (五)国家礼制传统的批判审视 第五章 史学 一 高祖及太宗朝 (一)两汉史研究 (二)唐前五代史 (三)贞观后期修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