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新农村建设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新农村建设篇)

  • 字数: 22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应小丽|编者:郑祥福//章秀英
  • 商品条码: 97875203382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影响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因 素,又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因为几千 年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根基在乡村、在农民,更为重 要的是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40多年前, 中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支点,撬动了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之杠杆,探索了一条中国农村现代 化之路。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浙江省大胆先行先试, 进行了积极的创造性实践,取得了重要的先行先试之 成效和经验。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 一 农村产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的产业融合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浙江探索与实践 (一)重视农村的产业发展 (二)盘活资源,关注农民增收 (三)以“旅游+”为增长点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三 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成效 (一)成效 (二)问题 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治理 一 民主治理的内涵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主治理的浙江探索与实践 (一)民主选举 (二)民主决策 (三)民主管理 (四)民主监督 三 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治理成效 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建设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内涵 二 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 (一)重视家规家训的传承 (二)以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再造村落公共性 (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四)重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形成现代发展模式 (五)培育和弘扬新乡贤文化 三 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一)农村的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底蕴 (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三)新农村治理水平得到提高,经济得以持续性发展 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治理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治理的内涵 二 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治理在浙江的实践 (一)以治水拆违为抓手,改善人居环境 (二)重视村庄规划,统筹城乡环境治理 (三)完善环保设施,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三 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 (一)农村整治工作不断深化,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建立了农村环保长效机制,为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 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 一 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 二 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 (一)以美丽乡村为载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二)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