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西方教育前沿/大夏书系

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西方教育前沿/大夏书系

  • 字数: 185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美)凯瑟琳·舒尔茨|译者:丁道勇
  • 商品条码: 97875675822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教师对于课堂上的“沉默”有着狭隘 的理解,认为,那些面向全班大声说话的学生被认为 是参与者;而那些保持沉默的学生,则不会被认为是 参与者。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沉默的几种形式,认为教 师应该正确对待课堂上沉默的学生,学会解读、观察 学生的沉默,把他们的沉默视为一种线索,去了解如 何给学生参与提供更多可能。适于中小学教师阅读与 应用。
目录
译者序 少说与多说 前言 走上前台的沉默 第一章 课堂中的参与和沉默 一、扩展课堂沉默的观念 二、把沉默作为一种参与 三、理解课堂沉默的若干视角 四、把关于沉默的若干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课堂环境 五、本书的组织 第二章 沉默的各种形式和功能 一、沉默作为抵抗 二、沉默作为权力 三、沉默作为保护 四、沉默作为对创伤的回应 五、沉默作为创造性和学习的时间及空间 六、结论:扩展我们的概念框架 第三章 课堂中的沉默和发言 一、教和学之中的沉默 二、沉默与课堂常规 三、结论:把沉默和学习联系起来 第四章 学生的沉默与课程参与 11 l 一、多元文化课程在应对学生沉默上的局限性 二、课堂环境与课程干预 三、把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四、使用多模块课程应对学生沉默 五、结论:向所有学生开放课程 第五章 来自学生沉默的启示 一、课堂中学生沉默的意义 二、沉默、参与及民主实践 三、以研究的立场来研究沉默 四、理解学生沉默的工具 五、借助课程革新来反思参与 六、对学生沉默作出反应 七、在学习如何教的过程中研究沉默 八、重新思考参与 附录 作者现场记录的实录片段 致谢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