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精)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精)

  • 字数: 1067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编者:王文章
  • 商品条码: 97871080620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7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定于2013年筹办国际汉 学大会期间征集的海内外著名专家的论文为基础,从 《世界汉学》前四期选录部分文章汇辑编选而成。全 书集中国、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 和地区的汉学家的学术成果于一身,内容涉及对汉学 研究观念、方法和范式的反思,汉学研究学术史的梳 理、前景展望,各国汉学流派、汉学机构研究成果, 著名汉学家的学术传记,对传统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重构的探讨,等等。
作者简介
王文章,1951年3月生,籍贯山东省寿光市。曾任《中国文化报》社长兼总编辑,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管委会主席,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中国先进文化论》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京剧大师程砚秋》分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和图书提名奖(2008年),《昆曲艺术大典》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17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编 汉学通论:观念、方法和研究范式 中国研究何去何从 我对国际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 国学、汉学与中国学 试探e考据对汉学研究的冲击——从“甲午八日”脂批谈起 汉学与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变异的概观与评价 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汉学的悲剧——西方汉学的回思与检讨 文献学与汉学史的写作——兼评韩大伟《顶礼膜拜:汉学先驱和古典汉语文献学的发展》 “汉学”还是“汉印学”?——探寻一个包罗万象的科学阐释 用中国自己的语言谈国学的体系 第二编 国际汉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西方汉学的萌芽时期——葡萄牙人对中国的记述 传统与寻真——西方古典汉学史回顾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况 法国对中国哲学史和儒教的研究 法国对20世纪中国史的研究 法国对中国考古和艺术的研究(1950-1994) 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华裔学志》及其研究对西方汉学的贡献 日本的现代中国研究与现代中国学部——访日本爱知大学加加美光行教授 第三编 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阐释 清儒“说经”的“基础知识 经典注释文本与流行版本的异同——以《四库全书》本皇侃《论语义疏》为例 芳帙青简,绿字柏熏——六朝与初唐的文本与物质文化 扬州评话:传承、表演与保护 五百年前郑和研究一瞥——兼论葡萄牙史书对下西洋中止原因的分析 理解过去的三条途径: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 中国文化与21世纪的人类文明——以“儒道佛”三教为核心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两极评判的当下启示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文化根据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序 第四编 国际汉学与跨文化交流 欧洲人眼中的他者——中国:从想象的异邦到理解的异邦 16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19世纪以前的中俄互识 《圣经》在17世纪的中国 明清时期西洋体育在澳门的传播 《中庸》的首个西方译本——罗明坚的拉丁文译本 最早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及其与日本的关系 庞德对中国文化吸收的思想意义 《易经》对默斯·堪宁汉舞蹈美学的影响 中国书法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明清之际书籍环流与朝鲜女性诗文 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障碍及其文化冲突 生命精神与死亡智慧的历史对话 “中国梦”:过往的丰富遗产和今日的现实 中国文化、世界和平、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梦 学习研究中国文化、语言、文学和历史的新模式——从传统教学到多元形式教学 高本汉的汉学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