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丛书

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丛书

  • 字数: 59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任锋|总主编:杨光斌
  • 商品条码: 97875203442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治体论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积累既久且深,最能体 现传统关于政治体系思索的意向和重心。它从一种零 散模糊的言说转变为自觉而精密的观念形态。得益于 宋学由变革思维向立国思维转进的精神洗礼。近世新 儒学以追求经世义理的旨趣极大推进了治体论建构。 理学家运用体用论开辟了治道、治法、治人三要素关 系的新思路,浙东儒者群深入反省变革思维从而促成 了立国思维的成熟。经制事功学注重纪纲法度的制度 性构成与变迁,凸显出以治法为中心的思维特质。政 治权威与共治的整合、公共性的法度化宪制化是近世 以来政治社会的根本议程。据此罗盘与标尺,《明夷 待访录》展望新王当立,体现出野人先知对近世立国 思维的激反与吸纳。构成现代共和缘起的精神质素和 智识资源,在晚清以来“正黄”激起的对话论辩中可 获得重新省察。
作者简介
任锋(1977—),山西介休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政治思想史》(季刊)编委、弘道书院(学术)副院长。主要从事政治思想、儒家传统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导论 再造家国:治体论与近世秩序的公共性和法度化 第一篇 第一章 治体论的思想渊源与近世演进:从贾谊到司马光 第一节 治体论:概念、分期与初期发展 第二节 近世治体论的实践脉络 第三节 治体论的基调设定和学统竞争 第二章 “体乾刚健”:二程经世思维的非常气质 第一节 立志:三代之道与天理、公论、经筵 第二节 责任与求贤:共治模式的宪制意义 第三节 近世儒家变革思维的非常气质 第三章 “周礼致太平”:李觏的礼治变革论 第一节 天人相分论和性三品论 第二节 礼的起源和地位 第三节 礼治系统中的君主论 第四节 论辩王霸与富国强兵 第二篇 第四章 抗衡内转:薛季宣与经制事功学的发轫 第一节 薛季宣的经世精神 第二节 薛季宣的思想渊源:近世新儒学的胤子 第三节 经制之学:儒家政治思维中的道法关系 小结 第五章 经制事功学的精密化:陈傅良论立国传统中的“恢复” 第一节 “方今功业,当付儒者” 第二节 道法之辨:经制之学的政治观 第三节 古今之论:政治传统与儒者实践 小结 第六章 立国思想家的风云际会:吕祖谦与治体思维的二重性 第一节 作为立国思想家的吕祖谦儒者群体 第二节 “内外相维持”:治体论、理礼关系与人性论 第三节 历史观、王霸论与制度变迁 第四节 儒者的实践意识 第七章 唐仲友经制之学的治道与治法 第一节 经世传统中的唐仲友:政见与学脉 第二节 “帝王为治之要”的治道与治法 第三篇 第八章 立国规模的本旨与成宪:陈亮论治法和治人 第一节 “至公而时行”:法度的价值与历史 第二节 法史观下的汉宋政治传统及其国本论 第三节 法度规则与治人的双重主体性 第四节 治人:朱、陈之辨的德行维度 第九章 甄定统纪:叶适与治体论的事理思维 第一节 “欧阳批判”:士大夫政治的反省 第二节 “经”与“治”:统纪何在? 第三节 皇极秩序与国本论 第四节 叶水心治体论中的社会维度与儒法之辨 第五节 政德论:性分、人职意识与振俗再造 第六节 反思理学的道德一政治浪漫主义:叶水心论习性与事理 第四篇 第十章 从治法到心法:朱子和陆象山的理学治体论 第一节 朱子的治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