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 字数: 21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崔丽娜
  • 商品条码: 97875161962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9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大潮中,人们交往日渐频繁、多维、多 元,公共领域的场域随之不断扩大,呈现出公共生活 私人化和私人生活公共化的现实图景。当代中国社会 正在经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 而合理完备的公共生活秩序尚处于化育和建构中。因 此,建构公序良俗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是大势所趋。 本书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全景式探赜了良序的公共生 活何以可能之学理问题及现实进路,彰显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对现实的观照情怀。
目录
导论 良序公共生活的可能和现实 第一章 公共生活理论基础和历史图式 第一节 公共生活的界分及其阐释 一 “公域”与“私域”的界说及其意义 二 公共生活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公共生活的特征 一 公共生活的主体是普遍的他者 二 公共生活是协商性、对话性的活动 三 公共生活是遵循公共伦理的交往活动 四 公共生活是基于公共理性的交往活动 五 公共生活: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的生活领域 第三节 公共生活的历史图式 一 西方公共生活历史检视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公”的论说 第二章 公序良俗: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涵义及其发展 一 社会秩序的涵义 二 社会秩序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秩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 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的规范 二 社会秩序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秩序的问题分析 一 社会秩序制约社会进步 二 社会秩序阻碍个性发展 第四节 社会的本质与社会的有序化需求 一 公序良俗对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功效 二 公序良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三 公序良俗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四 公序良俗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三章 中国公共生活的全景式剖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公共生活缺失的背景透视 一 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二 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 三 血缘宗法的家族制度 四 君权至上的政治特征 第二节 近代中国公共生活的历史嬗变 一 政社合一的乡村“集体”组织 二 个体化进程中农村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 组织性依附: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四 公共生活的萎缩与崛起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生活之隐忧 一 公共生活的形式化 二 私密化与公共化并存 三 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四 社会公共生活道德缺失 第四章 中国公共生活危机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 “总体性社会”整合机制的失灵 一 总体性社会到自主性的多维萌发 二 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 第二节 市场规则对公共生活秩序的作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