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乡统筹背景下宅基地置换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城乡统筹背景下宅基地置换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 字数: 302
  • 出版社: 知识产权
  • 作者: 孙建伟
  • 商品条码: 97875130594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为视角,梳 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农地改革方式,认为 无论是农村集体化运动,还是家庭承包责任制,都是 党和国家落实农村社会“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 基本策略。在对上海市郊区各试点和非试点地区调研 的基础上,主要从上海市宅基地置换的背景、政策以 及实践的特点等方面来描述宅基地置换实践。
作者简介
孙建伟,男,1979年生,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人,法学博士。上海杉达学院商学院法学系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上海市法学会《东方法学》编辑部责任编辑。主要从事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和相关物权法以及法律社会学等问题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主题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三、相关研究概览 四、研究思路与选题意义 小结 第一章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分析——以“耕者有其田和居者有其屋”学术史为视角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研究 一、农民土地所有制(1946~1952年) 二、农村土地集体化时期(1953~1978年)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评述 一、农地研究评述 二、农村宅基地研究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比较分析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演进的内在关联 二、农村宅基地制度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宅基地利用调整对立法的要求 一、在农村社会保障缺失情况下,政治考量优先于经济和法律权衡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方向 三、立法上的高度统一与实践的探索相结合 四、以“社会保障”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思路明显加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生成及实践形态 第一节 上海市宅基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形成的背景分析 一、宅基地置换制度生成的动力机制: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 二、置换制度生成的直接原因:村域居住形态制约中小城镇发展 三、置换制度生成的社会背景:社会转型推动居住形态的变迁 四、置换制度生成的本土资源:土地置换、房屋置换的成功实践 五、置换制度生成的政策依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 第三节 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实践及其问题 一、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实践——一个简短的描述 二、宅基地置换制度的规则设定 三、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实践形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置换制度与其他省市的制度比较分析——兼与天津市、重庆市、安徽省比较 第一节 天津市“华明模式”——宅基地换房 一、概况 二、具体做法 三、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重庆市“双交换”和“地票”模式 一、九龙坡的“双交换”模式 二、“地票”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安徽省城市规划区内外指标置换 一、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征地,并落实城镇社会保障 二、在城市规划区外,通过宅基地置换获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三、宅基地置换问题 第四节 天津市、重庆市、安徽省的宅基地置换与上海市比较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