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匠筑迹(民国时代的南京职业建筑师)

大匠筑迹(民国时代的南京职业建筑师)

  • 字数: 462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汪晓茜
  • 商品条码: 9787564151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汪晓茜编著的《大匠筑迹(民国时代的南京职业 建筑师)》重点介绍了民国阶段(1912—1949年)曾 在南京注册执业或开展过职业实践 的27个代表性中外建筑师或设计机构的背景、职业履 历、历史地位、在宁创作经历 和作品。此外,还系统完整地梳理了中国建筑师职业 体系的建设过程,展示了民国 条件下职业建筑师群体的真实工作状况和不同寻常的 成长经历,深入探讨在近代科 学观念和中国传统思想、制度间的碰撞下,建筑师如 何将主观能动性和被动适应性 结合起来应对时代条件和要求,以期对同样面临转型 的当代人和当代社会有所启迪。 作为时代精英,这些建筑师的活动及影响力不仅限于 专业领域,一定程度亦从物质 空间塑造上折射出国家、政治以及社会情感的状态及 需求,通过他们的工作和成果 亦可一窥民国社会的成长和发展。 本书不仅适合以建筑学、城乡规划为专业背景的 技术工作者、教师、学生参考, 亦适合于对南京近代史、社会史、民国文化、历史人 物或南京城市建设感兴趣的普 通读者阅读、收藏。
作者简介
生于江苏扬州,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博士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世界建筑与艺术史、中国近代建筑、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等方面。 迄今已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市、校院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及遗产保护更新工程项目多项。近年来在国内最高与核心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著和参与编著专著、教材等8部,并陆续获国家图书奖、国家建筑图书奖、国家精品教材荣誉等。曾荣获东南大学奖教金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分会勒·柯布西耶奖,是东南大学最受欢迎的十佳研究生导师之一。
目录
序言 前言 0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0.1 近代城市的兴起和城市近代化 0.2 建筑风格的多元混杂 0.3 建筑技术的转型 0.4 建筑师和建筑教育的发展 1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制度之源起 1.1 近代建筑师职业制度形成过程 1.2 地方政府和国民政府法律法规的推动 1.3 建筑师专业团体建设 1.4 建筑师职能的确认 1.5 近代建筑师职业制度化的特征 2 民国时期南京职业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专业化过程 2.1 在南京的职业建筑师构成 2.2 在南京的职业建筑师群体分布特点 2.3 民国南京建筑师专业团体——南京市建筑技师公会 2.4 《南京市建筑规则》的相关规定 3 民国时期南京职业建筑师的工作状况 3.1 项目启动阶段 3.2 设计图样阶段 3.3 施工建设阶段 4 民国时期南京代表性职业建筑师及其作品(中国人名姓氏按拼音顺序排列) 4.1 陈裕华 4.2 董大酉 4.3 范文照 4.4 过养默 4.5 李惠伯 4.6 李锦沛 4.7 李宗侃 4.8 刘敦桢 4.9 刘福泰 4.10 卢树森 4.11 卢毓骏 4.12 陆谦受 4.13 吕彦直 4.14 缪苏骏 4.15 齐兆昌 4.16 孙支厦 4.17 童寯 4.18 奚福泉 4.19 徐敬直 4.20 徐中 4.21 杨廷宝 4.22 虞炳烈 4.23 张镛森 4.24 赵深 4.25 亨利·茂飞 4.26 公和洋行 4.27 帕金斯建筑师事务所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