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治通鉴选译(珍藏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资治通鉴选译(珍藏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字数: 122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总主编: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校注:李庆
  • 商品条码: 978755062486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2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主持编修的编年体通 史,从前403年直到959年,以为有助于治理天下的通 代鉴戒之书。本书选译了其中的20篇,从战国到五代 都有涉及。兼顾了各个朝代。对原文中的人名、官名 、地名和生僻的字、词,做了简要注释。译文采用直 译的方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日本金泽大学教授,古代文献专家。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的研究,对《资治通鉴》颇有研究心得,亦热心于古代文史名著的普及工作。
精彩导读
水灌晋阳——进入战国的前奏 晋国曾是一个在春秋时代称霸的大国,到了春秋末年 ,它的实际权力已被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和中 行氏这“六卿”所分割。“六卿”又相互倾轧,范氏、中 行氏先被灭掉。公元前453年,赵、魏、韩又灭掉智氏,以 后逐渐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 被迫承认三家为诸侯。以往人们多把这件事作为春秋、战 国的分界线。《资治通鉴》的记事也从此开始,同时又追 记了三家灭智氏的经过。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卷一周纪威王二十三年(前403 )。文中对智伯、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以及张孟谈等 人的刻画,对各家利害关系的分析,以及水灌晋阳、三家 转而灭掉智伯的描述,都颇见水平。 智宣子卒①,智襄子为政②,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 蓝台③。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④。智国闻之⑤,谏日:“ 主不备难⑥,难必至矣!”智伯日:“难将由我。我不为 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一人 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犬 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日不敢兴难,无乃 不可乎!螨、蚁、蜂、虿⑦,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 听。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日:“智伯好 利而愎⑧,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⑨,必 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 事之变矣。”康子日:“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 。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日:“何 故弗与?”⑩桓子日:“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日: “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 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 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 ,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 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 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注释】 ①智宣子:名申,当时晋国的卿。②智襄子:名瑶, 宣子之子智伯。③韩康子:名虔。魏桓子:名驹。两人都 是晋国的卿。④段规:韩康子的相。⑤智国:智襄子的家 臣。⑥主:当时家臣对大夫的称谓。⑦蜹:蚊子的一种。 虿:蝎子一类的毒虫。⑧愎:任性、执拗。⑨狃:习以为 常。⑩任章:魏桓子的相。⑩质:箭靶,攻击对象。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①襄子弗与。智伯 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日:“吾何走乎 ?”从者日:“长子近②,且城厚完。”③襄子日:“民 罢力以完之④,又毙死以守之⑤,其谁与我!”⑥从者日 :“邯郸之仓库实。”④襄子日:“浚民之膏泽以实之⑧ ,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⑨,先主之所属也, 尹铎之所宽也⑩,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P2-3
目录
前言 水灌晋阳——进入战国的前奏 王翦伐楚——老谋深算者的胜利 垓下悲歌——一位英雄的末路 诛灭诸吕——一次反对外戚的斗争 霍光秉政——权力之争的胜利者 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战例 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的壮举 党锢之祸——宦官对士人的迫害 火烧赤壁——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 肥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 迁都洛阳——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决策 隋军灭陈——三百年分裂状态的终结 瓦岗义军——农民队伍在战斗中壮大 杀兄戮弟——玄武门里的军事政变 魏徵直谏——不怕死的田舍翁 罗织罪名——封建官场中的卑劣伎俩 禄山叛乱——唐朝中衰的标志 奇袭蔡州——一次削平藩镇的战斗 黄巢进京——对大唐政权的致命一击 割让幽蓟——儿皇帝石敬瑭的嘴脸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