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秦汉政治价值观研究

先秦秦汉政治价值观研究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夏增民|总主编:董尚文
  • 商品条码: 97870101928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解读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对先秦秦汉政治 思想的发展进行重新诠释。以政治价值观为主线,探 索了价值观念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互 动关系:第一,先秦政治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先秦诸 子思想在本质上都是政治思想;诸子学派对政治认识 的歧异,其实质是政治价值观的不同。第二,先秦秦 汉政治价值体系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嬗变。儒、墨、 法、道等学派都基于自身的政治价值体系表达了自己 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主张;汉代政治价值观正是在先秦 诸子对政治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推演而出的。第三,汉 代政治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精神 的影响。汉代儒家不仅参与建构政治制度。还深入渗 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政治文化之中。对中华民族精神 的塑造也功莫大焉。汉代儒家的政治价值观。是中国 传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
目录
引言 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一个视角 一、政治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 二、传统政治价值观研究的内在逻辑 第一章 由仁而礼:儒家的政治价值观 第一节 民和而国安:孔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德惟善政” 二、由仁而礼 第二节 人的主体性与王道理想:孟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人性与人的主体性 二、仁与仁政 三、仁心的扩展:仁民而爱物 第三节 由礼而王:苟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荀子对孔孟政治思想的继承 二、荀子的理想社会模型 三、人性与“性伪” 四、苟子之礼论 五、“礼论”思想下的君主 第二章 主体人的隐退:法家的政治价值观 第一节 尚力而崇公:《商君书》的政治价值观 一、“壹(一)”的观念 二、“力”的观念 三、“尚公”思想 第二节 尊君而强国:韩非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韩非子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二、韩非子的政治价值观及逻辑演进 三、韩非子思想中的“法”与“法治” 四、韩非子的“术”与“术治” 五、韩非子对君臣关系的论述 第三章 自然秩序:老庄的政治价值观 第一节 顺道与保道:老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道”与“无为” 二、主政者的“无为” 三、民众的“无为” 四、修身体道 第二节 归本于自然:庄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庄子哲学是人生哲学 二、“大宗师” 三、“齐物论” 四、“逍遥游” 第四章 爱利百姓:墨子的政治价值观 一、“尊天事鬼”:对上天、鬼神的敬畏 二、“必兴天下之利”:对民众利益的维护 三、“利人乎即为”:对实用主义的追求 四、“壹同天下之义”:对稳定秩序的渴望 第五章 会通与一统:秦汉时期“大一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第一节 百虑而一致:周秦之季的学术综合 一、战国秦汉学术之“殊途而同归” 二、秦汉诸子之流变:以墨学为例 三、西汉前期儒学的更化与阶段性发展 第二节 “大一统”政治价值观的理论建构:以“炎黄认同”为中心的考察 一、战国秦汉时期炎帝身份的转换 二、从文化到地域:炎帝身份转换的社会背景 三、从血缘认同到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