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读与反思(巴金研究集刊)

重读与反思(巴金研究集刊)

  • 字数: 492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编者:陈思和//李存光
  • 商品条码: 97875426661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稿为第十二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 为巴金研究权威性学刊,由巴金研究会主办。内容是 集当年度全国关于巴金研究各个方面权威性成果和论 文选,包括”新刊巴金文选”、”论坛”、”史料” 、”资讯”等部分。
目录
第十二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上) 《随想录》再解读 陈丹晨 “奴在身者”和“奴在心者” ——读巴金《随想录》札记 [日]坂井洋史 《随想录》的叙述策略和魅力 李怡 《随想录》的“重复”与“唠叨” 周立民 《没有神》笺释 刘福泉 王新玲寻找与现实对话的最佳途径 ——《随想录》的开头艺术 陈泽娅 《随想录》:动态而丰富的自我形象 巴金作品的再发现 李辉 青春是美好的 ——《巴金作品经典系列》编选感言 刘海洲 “家”的解构与重建 ——巴金家族题材小说的现代性追求 李永东 中日家族小说的同曲异调 ——巴金《家》和岛崎藤村《家》的文 化比较 田悦芳 现实经验与文学虚构的边界弥合 ——从交流情境论巴金小说的文本 形式 [西班牙]欧拉利亚 《家》《寒夜》《春》的翻译 随想 豆耀君 革命年代的传统生活诗意 ——以1956年电影为中心看巴金 《家》中的“出走”与“眷恋” 田丰 理想·自由·人性:对巴金《憩园》多重 意蕴的解读 邵宁宁 故园的荒芜与生命的虚耗 ——《憩园》与中国现代感伤主义 文学 李新宇 再论巴金长篇小说《寒夜》的艺术价值 江腊生 三位一体的文化怪圈 ——重读巴金的《寒夜》 刘起林 巴金抗美援朝小说的日常性叙事 子张 巴金: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抗美援朝” 杨四平 魏文文 巴金思想研究的一个侧面 ——以巴金20年代诗歌创 作为中心 乔世华 巴金与冰心的散文创作观 青年论坛专场 张永新 “拔白旗”运动中的巴金作品“讨论” 赵静 另类的都市漫游 ——对《寒夜》的再次重读 吴明宗 启蒙与女性 ——论巴金与吕赫若笔下的封建家庭 王琦 “垂直”战争的书写:从“空袭”来看《火》 三部曲 廖海杰 “经济非正义”的有限批判与“救出我自 己”的无根追求 ——理解巴金《寒夜》的一种思路 熊静文 “走”与“停”:论巴金小说中家庭观念的 演变 ——以《家》《憩园》《寒夜》为例 胡子沛 “五四”时代的共名化想象 ——论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学 生书写 张竞文 德译本《随想录》探究 黄俊珑 窥探巴金晚年思想的人口 ——以花城版《序跋集》到“全集版序 跋卷”的编选为例 刘杨 1962:巴金的控诉 ——兼谈《随想录》的叙事时间 蔡东 巴金与沙汀成都往来四封书信考略 徐钰豪 杜大心与汪文宣:巴金笔下的肺结核 患者 马天保 巴金笔下败家子的形象书写及其文化 意味 张洋荣 论巴金创作中的儿童叙事 陈双双 从新书刊看巴金的乌托邦想象 ——重读巴金的《家》 陈羲 《巴金(随想录)研究》的学术贡献与《随 想录》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资讯 徐健 第十二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 举行 高红超 海内外学者聚首“重读”巴金 胡景敏 陈双双 在重读中走近经典 ——第十二届巴金国际学术 研讨会综述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