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

  • 字数: 193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方臻//夏雪梅
  • 商品条码: 97875041864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8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方臻,女,中学高级,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校长。 夏雪梅,博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课程实施、课程评估。2008年以来先后主持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检测与评估研究”等课题10余项。在《教育发展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参加上海市“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推进新优质学校”项目,关注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专业发展与幸福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学生立场看作业 一、学生视角的作业大调查 (一)严格管理下的超量作业 (二)“累”在于作业的“无趣” (三)“个性化”的批改方式受质疑 (四)喜欢上“副课”,但讨厌做作业 (五)作业中的强势家长 二、基于一周作业扫描的喜好度分析 (一)一周四科作业扫描 (二)作业类型的学生喜好度分析 (三)为什么学生喜欢“简单基础”类作业 三、用教师作业札记研究学生作业心理 (一)观察学生的作业表现 (二)访谈学生对作业的感受 (三)收集学生的作业问题 (四)剖析具典型意义的作业样本 四、在“精讲精练”中纳人学生作业心理 (一)“精讲精练”的问题 (二)作业中的“知识本位”倾向 (三)融合“学科知识”和“学生知识”的作业设计 第二章 学生的作业心理机制 一、心理学视野中的“家庭作业” (一)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 (二)作业对学生发展的心理意义 二、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因素 (一)作业的外部特征 (二)完成作业的个体因素 三、学生的作业心理机制:一种整合的心理模型 (一)完成作业的过程 (二)完成作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获得机制 四、基于心理机制的七个作业设计原则 (一)要从学生视角理解作业的特征 (二)要关注学生作业品质的养成 (三)要以尽可能少的作业量促进尽可能多的认知投入 (四)让学生有更积极的作业情感体验 (五)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和选择 (六)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知识的关联和应用 (七)让作业成为学生与他人共同走过的一段旅程 第三章 常规作业的设计与反馈:突破被动与枯燥 一、预习类作业的设计 (一)学生何以被动 (二)自主预习卡的设计 二、口头识记类作业的设计 (一)口头识记类作业的特点 (二)口头识记类作业的设计 三、动手抄默类作业的设计 (一)动手抄默类作业的特点 (二)抄默内容的确定 (三)让抄默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四、课后练习类作业的设计 (一)学生的课后练习负担为什么这么大 (二)为学生课后练习减负的六大措施 五、实践类作业的设计 (一)常规作业中设计实践点的可能性 (二)将知识镶嵌于实践情境中 六、常规作业的批改与评分:以作文评价为例 (一)作文评价的一般做法及常见的问题 (二)作文评分规则 第四章 分层作业:适合每一类学生的思维旅程 一、分层作业的三大误区 (一)表面分层 (二)机械分层 (三)标签化 二、分层作业的特点 (一)基于学习差异的设计 (二)分层分类的优化组合 (三)激励性评价与弹性分组 三、分层作业的设计样式 (一)根据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分层 (二)增进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分层设计 (三)根据不同学习风格的分类作业 四、分层作业中的教师指导与同伴互助 (一)教师指导以激励学生自我挑战 (二)同伴互助以促进递进 第五章 单元作业:实现学生知识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统一 一、单元作业的特点 (一)“单元”的知识整合 (二)重知识的应用 (三)从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逻辑 二、编制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作业指南 (一)厘清学科知识结构 (二)界定年段核心目标 (三)确定作业指南的框架 (四)积累作业设计样例 三、单元作业的设计样式 (一)根据作业指南设计的纸笔单元作业 (二)合作型单元作业 (三)实践型单元作业 四、单元作业的评价 (一)单元作业的评分规则 (二)单元作业的多元评价方法 第六章 长周期作业:在坚持中探究与表达 一、长周期作业的特点 (一)长流程 (二)以问题、表现性任务为载体 (三)培养坚持性的作业品质 二、长周期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要让学生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系统性 (三)要培育学生坚持不懈的作业品质 (四)要成为师生、生生、亲子共同合作的旅程 三、长周期作业的设计样式 (一)积累型长周期作业 (二)探究型长周期作业 (三)表现型长周期作业 四、长周期作业中的教师指导:长程指导单的设计 (一)为什么要设计长程指导单 (二)方案记录单的设计 (三)观察记录单的设计 (四)结果记录单的设计 五、长周期作业的评价 (一)长周期作业的评分规则 (二)设置评分的杠杆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