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严复与近代中国文学变革/明伦出版学研究书系

严复与近代中国文学变革/明伦出版学研究书系

  • 字数: 20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惠萍
  • 商品条码: 97875097634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严复是中国近代唯一凭借翻译非文学作品为主而 名列文学 史的大家。但目前文学史除了描述进化论的影响外, 通常只论及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作品的文学特色,而这些都 尚不足以充 分说明严复在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复杂影响。 《严复与近代中国文学变革》作者惠萍打破当前 文学史沦述的局限,将严复置于中国文学从 古典到现代的历史转换进程中,结合近代社会思潮和 文学思潮的 脉络,运用史论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考察了严复的文 学功用观和 雅俗观,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严复哲学思想和文学思 想对中国传 统义学观念变革的影响,进而揭示出严复与近代文学 新变之间的 关系。严复与近代文学变革之问的复杂关系,既展现 了近代知识 分子在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之际为救亡图存所做的 艰苦努力, 也反映了近代文学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艰难轨迹。
作者简介
惠萍,河南社旗人,1974年12月出生。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近现代文学、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图书评论等领域的教研工作。在《中国出版》《编辑之友》《东方丛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编辑出版学》等教材两部,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三项,主持河南省社科项目和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
目录
绪论 一 严复文学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和难点 三 研究内容和观点 四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绎新籀古折以中:严复的求索及其天演哲学 第一节 落寞与新生:一代士人探求突围的种种尝试 第二节 求索真与明:严复的求索及其选择路径 一 严复的求索人生 二 求索真与明:严复学术路径的特征 第三节 天演哲学:严复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思想贡献 一 “舆论领袖”:从进化论到天演哲学 二 天演哲学的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 天演哲学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 在功利与审美之间:严复的文学功用观 第一节 救亡启蒙:基于现实的功利诉求 一 反思中学、倡导西学 二 严复功利思想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无用之用:基于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 一 《诗庐说》:文学审美观的宣言 二 严复“无用之用”思想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严复的文学功用观与文学独立观念之确立 一 引进西方学术分科思想为文学独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严复的“美术”思想与“纯文学”观念的萌生 三 严复在文学独立观念确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对峙和逆转的变奏:严复的文学雅俗观 第一节 近代文学的雅俗流变 第二节 崇雅避俗:严复的文学雅俗观 一 “笔底自有雅言”:严复诗文创作的坚守 二 “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的翻译追求 三 崇雅避俗的深层原因:“身份焦虑”的补偿和天演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尚雅启俗:严复在近代文学雅俗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小说界革命”的先声 二 梁、严的“雅俗”论争:“文界革命”深化的契机 三 严复式的“新质雅言”:五四“新式白话”的雏形 第四章 水中盐味饮方知:严复与近代中国文学变革 第一节 严复天演哲学与进化论之关系 第二节 严复与清末民初的文学革命的发生 一 从进步到革命:传播过程中的进化论衍义 二 进化论:清末民初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础 三 “自洽”与“悖离”:严复与清末民初文学革命的关系 第三节 严复与文学进化观 一 严复关于文学进化的最早描述及其文学进化观的形成 二 文学进化观与现代意义上文学观念的确立 三 文学进化观奠定了近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基调 第四节 严复与“人的文学”观念之生成 一 严复“三民”思想:改造“国民性”思潮的滥觞 二 严复在“人的文学”观念之诞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