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意义真理与可能世界

意义真理与可能世界

  • 字数: 35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刘叶涛
  • 商品条码: 97875097613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叶涛编著的这本《意义真理与可能世界》就一 阶逻辑产生到现代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产生前 后,现当代西方逻辑和语言哲学界在名称意义理论研 究,以及由名称意义问题所引发或派生的真理理论研 究上所发生的重大革新性变化及其根由进行了系统阐 发,围绕此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学术争议进行了细致的 比较和评析,在分析研判名称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研 究主要流派各自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 通与整合方案,并检视了该方案的解题功能。
作者简介
刘叶涛,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兼任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导言 一 可能世界理论研究 二 名称意义描述论研究 三 名称意义因果论研究 四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真理理论研究 五 专名意义的意向因果论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第一章 新工具:可能世界理论 第一节 名称的意义与模态逻辑的发展 第二节 可能世界的形式语义学 第三节 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 一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 二 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 第四节 两种可及关系与两类必然性 第二章 意义描述论的基本成就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弗雷格的含义理论 一 专名的含义和指称 二 概念词的含义和指称 第二节 罗素论限定摹状词的意义 一 有关专名与限定摹状词的两类区分 二 作为一种语义理论的摹状词理论 三 蒯因对摹状词理论的极致性推广 第三节 “弗雷格-罗素论题”解读 第四节 簇描述论成就解析 一 簇描述论的素朴形态 二 塞尔关于专名理论基本问题的区分 三 弗雷格与塞尔“含义”概念辨析 第三章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专名意义因果论 第一节 克里普克对意义描述论的批判 第二节 专名的严格指示词理论 一 专名有无含义:作为严格指示词的专名 二 指称功能如何实现:命名仪式和因果链条 第三节 理论批判与辩护 一 反模态论证理论评判 二 纯元语言描述论批判 三 指称的转移与专名的严格性 四 局部描述论探究 第四章 个体的本质与专名的意义 第一节 从物模态与本质主义 第二节 本质主义基本形态及其关联 一 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本质主义 二 克里普克的现代本质主义 三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承继与发展 第三节 专名的严格性与个体的本质 一 作为形而上学本质的“起源” 二 社会实践与“相对本质” 三 个体的识别与归类性属性 第五章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自然种类名称意义理论 第一节 自然种类名称的严格性 第二节 自然种类名称与自然种类本质 一 普特南论自然种类的本质 二 相对确定的本质与相对严格的自然种类名称 三 个体与自然种类的区分 四 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第六章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新型真理理论 第一节 同一性与必然性 一 专名、同一性与必然性 二 自然种类名称、同一性与必然性 第二节 先验偶然真理与后验必然真理 一 康德的相关思想 二 克里普克的新型三重划分 三 先验偶然真理理论探究 四 后验必然真理思想探究 第七章 专名意义的意向因果论 第一节 作为一种语言使用论的专名意义因果论 一 语义指称和说话者指称 二 克里普克对摹状词理论的辩护 第二节 专名的意向性理论探析 一 塞尔论专名和意向性 二 对专名的意向性理论的批判性考察 第三节 一种关于专名意义的意向因果论及其应用 一 理论融通的可能性及途径 二 “含义”之辩:因果性与意向性 三 “信念之谜”的意向因果论解读 四 空专名意义的意向因果论解读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