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中国巩固国防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巩固国防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34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房功利
  • 商品条码: 97875097661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1958年生,山东青岛人。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和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分别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大校军衔。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长期从事中国海军史、中共党史、国防战略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曾荣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军优秀政治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军党史军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60年》被海军党委列入海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荐书目。两次荣立三等功。
目录
绪论 研究新中国巩固国防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一 国防及国防理论与实践的现代价值 二 一项回应“中国威胁论”的必要工作 第一章 “边打边建,联苏抗美” 第一节 走上执政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防观 一 对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来说,国防不可不有 二 强大国防的根本在于建立并保持一支强大的国防军 三 国防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四 国防建设必须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五 建设强大国防的目的在于抵御外敌入侵,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国防斗争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联苏抗美”的国防战略思路 一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中苏结盟 二 两个同盟条约的比较 三 “联苏抗美”国防战略思路的实践意义 第四节 抗美援朝战争与国防战略思想的丰富 一 入朝参战前的战略预置 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国防战略运筹 三 国防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战略出台:积极防御 第一节 保卫祖国战略方针的提出 一 适应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 二 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升级 三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敌情的判断 四 重要推动力量——自主意识增强 第二节 保卫祖国战略方针论析 一 基本精神 二 理论特色 三 历史地位 第三节 贯彻保卫祖国战略方针的实践 一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国防建设 二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国防军事斗争 第三章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与实践(上) 第一节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形成 一 大国关系的转换对国防战略方向调整的影响 二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新判断 三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确立过程 第二节 临战战略思想总结与评析 一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第三节 战略重点的调整:由抵御美苏到联美抗苏 一 影响战略调整的基本因素 二 因势利导,启动战略调整的艺术 三 从“一条线”战略构想到联美抗苏战略格局形成 四 战略调整的思想价值 第四章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与实践(下) 第一节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贯彻与实践 一 全国大备战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特征 二 全国大备战的重要成就 三 全国大备战的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 第二节 两场军事行动引发的新思考 一 西沙之战 二 中越边境自卫防御作战 第三节 国防谋略新思想的萌芽 一 国防战线整顿和初步改革 二 从战略视角看国防战线整顿和初步改革的意义 第五章 立足和平时期建设增强现代战争自卫能力 第一节 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一 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提出 二 历史关头的抉择——中央军委扩大会议(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 第二节 国防战略目标的深化与发展 一 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安全观 二 确立符合时代主题要求的战略重点 三 确立新历史条件下的国防斗争手段 四 确立“应付和打赢局部战争”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点 第三节 国防战线一系列重大改革 一 重视质量建军的军队改革与建设 二 稳步推进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三 开拓前进的国防科技工业 四 开辟以法治军、依法治国防之路 第四节 新战略指导下的国防斗争 一 立足有备,伐谋促和 二 “3·14”海战 第六章 不断增强国防实力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第一节 战略环境的改变对国防战略运筹的新要求 一 “冷战”结束后的中国国防安全问题 二 战争形态的变化——海湾战争引起中国军界高度关注 第二节 呼应世界军情和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 一 制定与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二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精要探析 第三节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坚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一 迎难而上,在新军事变革中求发展 二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迈出坚实步伐 第四节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谋新形势下治军经武之道 一 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为“打得赢”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 经济国防互动,寓兵于民进入更高层次 三 着力于军事法规建设和军事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 四 确立新使命,牵引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第五节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一 反对分裂、遏制“台独” 二 发展交往,扩大合作 ——军事外交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七章 现实挑战与对策 第一节 挑战国防安全的新因素 一 冷战结束后,中国安全面临新的地缘政治挑战 二 三股势力成为危害中国国防安全的重要因素 三 台湾问题仍是中国国防安全面临的关键挑战 四 国防实力与战略边疆的扩大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 五 经济实力、人才及国民科技素质仍构成国防建设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赢得挑战的理性思考 一 把军事外交置于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加大力度,全方位展开 二 重视同三股势力的斗争:推动国际合作,加强边疆建设 三 依据国家发展利益安全需要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标准,制定国防、军队建设方略 四 把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置于重要地位 五 贯彻习主席指示,坚定不移实现强军目标 结论 第一节 新中国巩固国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特点及经验 第二节 面向未来,历史需要跨越 一 观念的跨越 二 战略内容的跨越 三 战略手段的跨越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