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食品生物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食品生物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字数: 590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
  • 作者: 编者:赵国华//白卫东//于国萍//潘永贵
  • 商品条码: 97875655203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9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绪论 第1章 酶与酶促反应 1.1 酶的特性 1.2 酶的分类 1.2.1 根据酶催化反应类型分类 1.2.2 根据酶蛋白结构特点分类 1.2.3 根据酶的分子组成分类 1.3 辅酶(或辅基) 1.3.1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 1.3.2 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1.3.3 辅酶A 1.3.4 四氢叶酸 1.3.5 焦磷酸硫胺素 1.3.6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1.3.7 生物素 1.3.8 维生素B12辅酶 1.3.9 硫辛酸 1.4 酶的结构 1.4.1 酶的活性中心 1.4.2 调控部位 1.5 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1.5.1 酶催化反应的专一性机制 1.5.2 酶催化反应的高效性机制 1.6 酶促反应动力学 1.6.1 酶促反应速率 1.6.2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7 固定化酶 1.7.1 酶的固定化技术 1.7.2 酶固定化后的性质变化 1.7.3 固定化酶的评价指标 1.7.4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思考题 第2章 生物氧化 2.1 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 2.1.1 生物氧化的方式 2.1.2 生物氧化特点 2.2 生物氧化和生物能 2.2.1 生物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2.2.2 高能化合物 2.2.3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3 呼吸链 2.3.1 呼吸链的场所——线粒体 2.3.2 呼吸链 2.3.3 其他末端氧化酶系统 2.4 氧化磷酸化 2.4.1 ATP生成的方式 2.4.2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和P/O值 2.4.3 氧化磷酸化机制 2.4.4 线粒体外的NADH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2.4.5 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