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法学理论演变原论/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经济法学理论演变原论/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 字数: 625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张世明
  • 商品条码: 97873002651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5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如冯友兰所言,我们只有先“照着讲”,然后 才能“接着讲”;只有从学术上梳理清楚中西方学术 界经济法理论的发展脉络,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接 引新知、再创辉煌。张世明著的《经济法学理论演变 原论/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大量收集、利用 德、英、日诸文字原版经典著作资料,重点介绍、分 析与追踪国外经济法学理论的发展动态,不仅述其学 、明其变,而且求其因,对中国法学界过去一直将凯 恩斯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将“反垄断说”作为经济 法产生的原因等观点子以批驳,认为经济法的产生是 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日益社会化、精细化和专业化 的必然结果,亦是在更高形态上的有机的综合;现代 经济法学的主流是以弗莱堡学派的新自由主义为指导 思想的极具灵性的理论体系。中国现代经济法学发朝 于民国时期,其真正崛起则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本 书分析了各国经济法学说继受的各种模式,并利用福 柯知识型理论分析了经济法学的经济学、哲学理论基 础,提出中国经济法学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作者在 中国经济法学界较早呼吁人本主义经济法理念,强调 经济法与经济行政法划清界限。 本书在《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两次修订的基 础上再次全面修订、重写和增补,该书曾受到沃尔夫 冈·费肯杰(Wolfgang Fikentscher)、恩斯特-约阿 希姆·麦斯特梅克尔(Ernst-Joachim Mestmacker)、 松下满雄等国外学者的好评。
作者简介
张世明(196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奖项,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多次赴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主要著作:《清代西藏开发研究》(1996)、《十八世纪中国与世界·军事卷》(与中国史学界泰斗戴逸教授合著,2000)、《中国经济法历史渊源原论》(2002)、《中国西部开发与近代化》(与戴逸教授共同主编,2006)等。
目录
第一章 研究旨义和方法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经济法的产生 第一节 作为潜科学的“经济法”概念考辨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法在近代法律构造更化中的地位发微 第三章 纵的考察:经济法理论主要学说的发展与流变 第一节 德国经济法学说的演变 第二节 日本的主要经济法学说 第三节 苏联主要经济法学说发展的两个时期 第四节 中国经济法学的发轫、断裂与延异 第四章 横的透视:经济法学说的继受问题 第一节 继受的第一种模式:学说的卓越性和实用性导致的继受 第二节 经济法学说继受的第二种模式:美国化 第三节 继受的第三种模式:以苏联为发源的势的作用 第五章 经济法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学对经济法生成的影响——一个关于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术童话 第二节 法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经济法理念 第三节 经济学与经济法学范畴的借用关系 第四节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法学具体法律制度研究:以反垄断法为中心 第五节 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经济法学的影响 第六章 知识型:经济法学产生与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法学产生的哲学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济法学所反映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福柯“知识型”理论的启示:学科间的底层语法规则 第七章 中国特色经济法学发展的本土资源与未来趋势 第一节 推参阐述:经济法定义方法论 第二节 时空延异:中国经济法学前史中可利用本土资源蠡测 第三节 在规范与价值之间:人本主义经济法学的私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