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

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

  • 字数: 2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芸
  • 商品条码: 97875203219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传播思想是现代传播学早期发展的一个 重要环节。李芸著的《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旨在对 马克思的传播思想做一个历史性梳理,对交往做哲学 源头探究和考察,对“交往是传播学的奠基性思想” 展开全新的认识;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 象,结合时代因素、社会变化,探究其交往思想的流 变以及特定语境下的思想特质;反思和批判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马克思传播思 想对传播学的贡献和影响。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新”视野 一 传播的实质是社会交往 二 传播的核心是人的境遇 三 重新审视马克思的传播思想 第二节 “交往”研究和它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意义 一 梳理“交往”的文献资料 二 传统传播学中对“交往”研究存在缺失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体系和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体系和内容 第二章 交往形态及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具象的交往形态 一 贸易形态的经济交往 二 战争形态的暴力交往 三 意义深远的宗教传播 四 多元性质的文化交往 第二节 早期交往哲学的思考基点:人 一 理解论:17世纪英国的交往思想 二 需要和满足:18世纪法国的交往思想 三 辩证思维和以劳动为中介:19世纪德国的交往观 第三章 早期探索:“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 第一节 促成社会化“交往”出现的思想 一 对人的崇拜和充分发展个性 二 宗教异化:人的意识在宗教中的分裂 三 行动哲学:哲学将被社会活动所取代 四 法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相关 五 关注社会问题 第二节 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的三次探索 一 人与外界的交往:《博士论文》中的交往思想 二 人与社会的交往:《莱茵报》的实践 三 经济问题中的劳动异化现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四 交往异化思想:《穆勒摘要》 第四章 理论基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实践中的社会关系 一 实践是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 二 实践视角下的社会关系 三 以社会关系为观察点的改变世界的活动 第二节 现实的人 一 关于《形态》这本书 二 “现实的人”的内涵 三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四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 五 货币是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为……偶然的东西 第三节 同时期其他文本中的交往思想 一 “交往”的含义明确说明:《致安年科夫的信》 二 阶级对立中的交往:《共产党宣言》 第五章 资本逻辑:形式平等的“不平等”社会交往 第一节 经济拜物教——《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一 货币是物的外壳下隐蔽的社会关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