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独立是最好的教养

独立是最好的教养

  • 字数: 160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荷兰)韦岱思
  • 商品条码: 97875682644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9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韦岱思著的《独立是最好的教养》一书,是同时 经历荷兰、中国两地教育体制的《商业周刊》专栏作 家荷兰爸爸韦岱思,揭密荷兰优质人才的全方位能力 养成之道。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关于规矩的 建立、独立能力的培养、兴趣和行动力的培养。 书中包含25则真实案例分享、65个不同教养观念 的对比、教养观念实践SOP图和0~18岁3阶段教育实践 MEMO表。作者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下,通过细致的分析 ,总结出实用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培养懂得思考、充 满创意、行动力强的孩子的方法,更让读者明白,教 养的目的应该是把对大人完全依赖的孩子培养成社会 独立的成员,打开眼界,勇敢地面对社会中的各项挑 战,创造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目录
Part1 0~6岁幼儿期 建立规矩,爸妈是孩子的裁判 “清楚”“有道理”“少而美”的荷兰式规矩教育 Case 1 咖啡厅里不守规矩的小男孩 规矩是原则,不是选择! ——问孩子“好不好?”会让必须遵守的规矩降级成可以自选的建议 荷兰父母这样想 家庭规矩是教养的基础,能提供给孩子一套可依循的框架与准则 荷兰父母这样做 “禁止性规矩”的目的是确保孩子的安全 ——建立规矩三原则:“清楚”“有道理”“少而美 荷兰父母这样做 “鼓励性规矩”协助孩子建立好行为、好习惯 ——夸奖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与学习,好习惯建立了,便不用再强调 恐吓式教育的反思 恐吓无法教会孩子何谓“好”的行为 Case 2 餐厅里遇到一位爸爸用外国人来恐吓孩子 荷兰父母这样想 没讲清楚规矩的恐吓式教育,只是失败的“禁止性规矩 ——不跟孩子沟通清楚规矩,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产生挫折感 荷兰父母这样做 孩子哭闹不休时,先将他带离现场,等情绪稳定后再沟通 ——清楚的规矩与良好的沟通,比起空虚的威胁有用多了! 比较式教育的省思 教育的目的不是模仿他人,是内化正确的价值观 Case 3 隔壁桌的哥哥都乖乖地吃饭,你怎么一直都不乖呢? 荷兰父母这样想 找到正确的价值观比找到模仿对象更重要 荷兰父母这样做 比较式教育让父母错失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比较式教育会让孩子觉得“人格”被否定,变得没自信 比较式教育背后的用意其实是“鼓励性规矩 荷兰父母是孩子的裁判 孩子做错事时,惩罚要有原则、有态度、有方法 Case 4 惩罚孩子吃肥皂的荷兰妈妈 荷兰父母这样做 可以惩罚孩子,但必须有一套SOP ——事先警告、违反规则马上惩罚、不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 荷兰父母这样想 亲子沟通才是惩罚的重点,当下跟孩子说明被惩罚的理由 荷兰父母这样做 惩罚过后的亲子沟通3原则 荷兰父母这样想 这4种情况下,动用惩罚是没有意义的 父母应该体罚孩子吗?一生只应该动用数次的大绝招 Case 5 捷运上的妈妈用“爱的拍拍”惩罚孩子 荷兰父母这样做 体罚是父母一生只用几次的大绝招 ——重点在体罚前后的沟通,让孩子了解他的错误严重到父母只能用绝招来惩罚 惩罚孩子时,家长常犯的3个错误 你不准当我家的裁判 荷兰父母自有一套坚定的家庭教育原则 Case 6 外孙女的教育,就算亲外婆也不能插嘴 荷兰父母这样做 “不当别人家的裁判”,尊重每个家庭对教养的不同看法与理念 荷兰父母这样想 接受这个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存在,是自由与开明的基础 卡通偶像是所有孩子的共同裁判? Case 7 教导孩子“生活自律”的巧虎大神在中国台湾地区,巧虎大神是每个家庭的偶像! 荷兰父母这样想 故事书不是教养孩子的工具,而是让他享受阅读乐趣的途径 裁判应该何时出手? 让孩子“学到教训”的放手艺术 Case 8 让孩子在0摄氏度穿背心体验寒风刺骨 荷兰父母这样做 适当让孩子体验错误选择的后果,从经验中学习 荷兰父母这样做 从“比利时背心”事件,看荷兰父母管教拿捏的两大重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