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 字数: 52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刘海年//刘瀚//李步云//李林|总主编:李林//陈甦
  • 商品条码: 9787520141123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8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刘海年,男,河南唐河县人,1936年4月生。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64年中国法律历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同年12月到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制史研究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1981年任副研究员,1988年任研究员。曾任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资深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中国法律史学会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目录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并依赖法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体会 论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 可行性和难点 精神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方略 论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表现和功能互补 创建法治型精神文明的几个法理问题 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辨析 ——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 关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问题 在法治的框架内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律文化 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设中的命运 沦法治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礼与法关系的借鉴 沦法律是促进人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从对一种通行观点的分析入手 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制度绩效 论依法治国和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法治对待道德的态度和方式 ——当代中国法应该怎样促进道德目标 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 ——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追问和再思考 通过法律的道德控制 ——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法律与道德相互关系的 一个法社会学分析 道德的权力和以道德约束权力 法律与道德在现代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地位 论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调统一 思想道德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同步进行 协调发展 法治、德治是治国安邦不可缺一的两种重要手段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共生点 ——论现代法意识 制度文明是一独立的文明形态 论法制文明建设 ——兼论“三个文明一齐抓” 民主宪治与精神文明 作为文明“法治”的逻辑基础 国民冷漠、怠责与怯懦的法律治疗 ——欧美刑法强化精神文明的做法与启示 当代民法与精神文明 法律观念、民法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 立法要高质量、出精品 法治建设的艰难课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