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回归古典(新世纪伊格尔顿文论研究)

回归古典(新世纪伊格尔顿文论研究)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阴志科
  • 商品条码: 97875203158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二十年来伊格尔顿对文学的本质、文学与虚构 、文艺审美与伦理道德等基础问题的讨论,表现出一 种回归古典尤其是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倾向:伊格尔顿 明显“化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伦理学、形而上 学思想。阴志科著的《回归古典(新世纪伊格尔顿文 论研究)》试图通过一种总体化视角对他的这种回归 予以审视。
作者简介
阴志科,山西人,文学博士,从事西方美学与文论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可怕的”伊格尔顿 二 如何理解“四面出击”的伊格尔顿 三 回归古典:伊格尔顿与亚里士多德 四 连接亚里士多德与伊格尔顿的“总体性” 五 古典视野的现代意义:从亚里士多德到伊格尔顿 第一章 《理论之后》的后四章解读:亚里士多德的浮现 第一节 “理论”的现状:沉溺于形而下 第二节 批判“理论”的原因:遗忘政治 第三节 伊格尔顿的“形而上”新视角:伦理与政治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浮现:从《理论之后》到《文学事件》 第二章 伊格尔顿论“摹仿”与“虚构” 第一节 摹仿是什么? 第二节 伊格尔顿论摹仿与行动的“双重性”困境 第三节 伊格尔顿论虚构:摹仿中的普遍性与必然性 第四节 伊格尔顿论摹仿与虚构:表演、述行与功效 第五节 伊格尔顿论摹仿与虚构的意义 第三章 伊格尔顿论“审美”与“道德” 第一节 悲剧摹仿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第二节 伊格尔顿论经验主义美学中的“摹仿” 第三节 身体、道德、审美:伊格尔顿的“唯物主义伦理学 第四节 伊格尔顿论康德美学中的道德与审美 第五节 伊格尔顿对康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美学解读 第六节 伊格尔顿论德性伦理学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第四章 伊格尔顿论“本质”与“形式” 第一节 新世纪新“转向”:从“反本质主义”到“本质主义” 第二节 伊格尔顿理解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第三节 重返“本质主义”源头: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与本质主义 第四节 伊格尔顿论文学的“本质”与“功能” 第五节 从亚里士多德视角解读伊格尔顿的文学“本质”与“形式”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视野中的伊格尔顿“神学” 第一节 由隐而显的学术资源:伊格尔顿的“神学” 第二节 对“神学”话语的人文反思 第三节 对“神学”与“形而上学”误读的反思 第四节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