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对话儒学(中国当代公共道德建设的文化视野)/东吴哲学文丛

对话儒学(中国当代公共道德建设的文化视野)/东吴哲学文丛

  • 字数: 22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朱光磊|总主编:周可真
  • 商品条码: 97875203370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光磊著的《对话儒学(中国当代公共道德建设的 文化视野)/东吴哲学文丛》讲述了中国当代公共道德 的建设需要在现代公共理性与本土儒家资源之间进行 理论的融合。在此视域中,公共道德建设需要考察公 私空间的社会结构以及在此结构中的道德要求。从前 者看,儒家伦理精神在“理-情-义-法”的结构中,以 “心同理同”的公共善作为基础层,以注重“情”的 私人领域和注重“义”的公共领域为作用层,由此而 为社会公私空间的理论建构做出儒家式的诠释。从后 者看,儒家揭示的道德法则构筑了普遍的公民道德, 而其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又表现为各 类具体的伦理要求。上述关于公共道德的话语叙述, 还在近代以来东亚儒家文化圈的社会变动中得到相当 程度的印证。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儒家精神的现代性挑战 第一节 现代性的流变与特征 第二节 儒学面对现代性的挑战与回应 第三节 儒学的常道与变道 第四节 儒学“四性”的开展 第二章 社会公私空问的现代建构 第一节 公私空间的中西源流 第二节 中西人性论与麦格雷戈x—Y理论 第三节 中西社会空间与巴纳德组织理论 第四节 儒家社会公私空间的理论架构 第三章 儒家空问理论建构中的普遍公民道德 第一节 公民道德中的公共性与道德性 第二节 公民道德的西方文化源流 第三节 公民道德的中国文化源流 第四节 公民道德与儒家公私伦理 第四章 儒家空问理论建构中的具体伦理要求 第一节 企业生产的道德要求 第二节 财富分配的正义理论 第三节 知识精英的时代召唤 第四节 娱乐人物的道德信用 余论儒家公共道德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作用 第一节 现代化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理性精神的发掘 第三节 公共道德的塑造 第四节 儒家文化圈现代化的东方特征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