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美德的守望(论耻)

传统美德的守望(论耻)

  • 字数: 23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唐海燕
  • 商品条码: 97875203348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海燕著的《传统美德的守望(论耻)》以耻德是 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推崇的重要美德为基点,对耻之 德目的伦理原理及其道德作用进行系统梳理;阐述了 耻德在中西方文化中的理论渊源及其所发挥的现代功 能,着重归纳了儒、道、墨、法四大家的耻德观;具 体诠释和探索耻与中华其他传统优秀德目仁、义、礼 、廉等的伦理内在逻辑关联与现代融合运用;系统论 述了耻德对促进个人修身养性、推进大学德育教育、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所具有的 现实价值和实现路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耻的伦理意蕴 第一节 耻的伦理内涵解读 一 耻的范畴辨析 二 耻的伦理特点 三 耻与其他传统德目的关系 第二节 耻的作用 一 推进立人之大节 二 凝练社会治教之大端 三 强化治国之大维 第三节 耻的文化功能 一 耻感文化与乐感文化 二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第二章 耻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功能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耻 一 儒家的耻德观 二 道家的耻德观 三 墨家的耻德观 四 法家的耻德观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耻 一 亚里士多德的羞耻理论 二 亚当·斯密的羞耻思想 三 约翰·罗尔斯的羞耻观 第三节 现代伦理中的耻 一 耻德的现代功能 二 耻德的运用原则 第三章 耻与仁 第一节 仁的伦理内涵与历史溯源 一 仁的伦理解读 二 仁的历史演进 三 中华传统学派对仁的诠释 四 仁的当代解读 第二节 耻与仁的内在关联 一 耻为仁的道德基础 二 仁是耻的高层次展现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耻仁观 一 儒家的耻仁观 二 道家的耻仁观 三 墨家的耻仁观 四 法家的耻仁观 第四节 耻与仁的现代运用 一 知耻明仁,提高个人修养 二 耻仁并行,培育良序社会 三 耻仁结合,推进道德养成 第四章 耻与义 第一节 义的伦理内涵与历史发展 一 义的伦理解读 二 义的历史演变 三 义的主要特性 四 义的时代解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