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理与路(一项分科的研究)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理与路(一项分科的研究)

  • 字数: 42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沈壮海
  • 商品条码: 97870101970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 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 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沈壮海等著的《学术话语体 系建设的理与路(一项分科的研究)》根据这一战略要 求,在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整体思 考的基础上,深入哲学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的内部和 实际,对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中国史、世界 史、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社 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话语体系的源头、流变、现 状、问题、趋向等分别进行具体剖析,努力提出中国 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学科细化路径,为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综合创新奠立分学科纵深探 索的扎实基础。
作者简介
沈壮海,1971年11月生,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以当代中国为中心”等多项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等,其中《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荣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哲学话语体系建设:范式更新与逻辑重构 一、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时代之维 二、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之思 三、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之路 第二章 构建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 一、“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的美学” 二、“中国的美学”的两种典型形态 三、构建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四、构建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路径 第三章 中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一、文学学科的由来与中西文化的交融 二、20世纪历史进程与文学话语体系 三、文学研究“失语”的反思与争论 四、构建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探索 第四章 中国现代语言学话语体系的演进及反思 一、历程回顾 二、特色话语的构建 三、未来的探索 第五章 考证与解释之间:中古史学术话语的回顾与反思 一、奠基者及其影响 二、旧学术与新话语 三、“另一只眼” 四、学科边界与话语生产 第六章 中国世界史学科话语体系的生成与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世界史学科新体系的建立 二、“整体世界史观”与中国世界史话语体系新局面的开拓 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世界史话语体系的构建 四、全球史、跨国史与新时期中国世界史话语体系的探索 五、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史话语体系的几点思考 第七章 中国当代艺术学话语体系构建:路径与反思 一、路径一:立足国学,依经立义 二、路径二:依托西学,借石攻玉 三、路径三:基于实践,综合创新 四、艺术学话语构建之基本图式与后续要务 第八章 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 一、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二、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发展现状 三、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权不足的主要原因 四、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话语体系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的体系构建 一、法学话语:为何研究与如何研究? 二、从概念到实践:走出“话语”的圈套 三、体系重塑:以中国共产党的法理话语为中心 第十章 学术话语重构与我国政治学研究的转型 一、成为问题的政治学学术话语 二、当前我国政治学学术话语之缺陷 三、基于话语重构,推进我国的政治学研究 四、余论:警惕几个风险 第十一章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话语构建:实证评估的视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