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字数: 368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吴晓秋//陈顺祥//娄清
  • 商品条码: 97873081862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晓秋、陈顺祥、娄清著的《不断拓展的保护视 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一是对西南地 区线性遗产区域范围内保留着传统自然格局、地理风 貌,能够反映和部分反映本地区建筑文化特色与民族 特色的城市、乡镇、村落和具有代表性的古遗址、古 建筑、摩崖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情况和保护现 状调查研究。二是制定科学的判别标准,对西南地区 具有代表性的线性文化遗产类型和类别进行分析判别 。三是通过层次分析法,建构科学的遗产资源评估体 系,对西南区域范围内历史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线性文化 遗产资源价值、保护现状、管理现状和利用现状进行 综合评估。四是引进欧洲文化线路和美国遗产廊道跨 区域、整体性保护的理念,构建西南地区各级各类线 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论框架,探索在政策性、操作性 和拓展性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新视野 一、保护理念的新共识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启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回顾 一、线性文化遗产 二、文化线路 三、遗产廊道 四、文化景观 五、线路遗产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一、范围界定 二、阶段性研究目标预设 三、研究主体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 第一节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构建 一、线性文化遗产的缘起 二、线性文化遗产概念的再认识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识别 四、线性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第二节 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一、欧洲文化线路保护经验——以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为例 二、美国遗产廊道保护模式——以黑石河峡谷遗产廊道为例 三、保护实践的借鉴之处 第三节 国内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探索 一、国内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二、国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 三、国内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动态 一、关于蜀道 二、关于茶马古道 三、关于明代滇黔屯军线路 四、关于川盐入黔 五、关于红军长征西南之路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概况 第一节 西南地区古代交通要道的形成 一、秦汉.至西晋时期军事扩张通道 二、隋唐至宋时期朝贡贸易通道 三、元明清时期治边安邦通道 第二节 西南地区代表性线性遗产 一、蜀道 二、茶马古道 三、明代滇黔屯军线路 四、川盐入黔线路 五、红军长征西南之路 第三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区域范围 一、线性遗产行政区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