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教化思想研究/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著作丛书

儒家教化思想研究/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著作丛书

  • 字数: 39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华荣|总主编:张新平
  • 商品条码: 97875203291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0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儒家教化思想发轫于周公,先经孔子、孟子、苟 子三圣的传承、抟和与开拓,经过汉、唐、宋、明、 清等朝代的积极推广,在董仲舒、孔颖达、二程、朱 熹、王阳明等大儒前后相继的具体创新弘扬中,儒家 教化思想贯穿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始终和各个层面。虽 然它最终在清末民初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没落,但它在 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众德性素养、促进国家统一、 民族融合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可否认其对儒学在中华古代文明谱系发展中占据 轴心地位的贡献。刘华荣著的《儒家教化思想研究/兰 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著作丛书 》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纵向分析了历代儒家重要人 物的教化理念和实践,旨在全面呈现儒家教化思想的 发展历程。中篇解析了儒家教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方 式方法和人伦日用的实践。下篇将儒家教化思想与西 方教化思想、现代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作一比较 ,以证明其在当代依然具有可供发掘的思想价值和方 法论方面的借鉴意义。
目录
绪论 一 论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 重点与难点 五 创新之处 六 不足之处 上篇 思想演进篇 第一章 儒家教化思想的起源 第一节 教化思想的概念和发端 一 教化概念解析 二 教化思想的发端 第二节 教化思想的提出和创立 一 孔子的教化思想 二 孟子的教化思想 三 荀子的教化思想 第二章 儒家教化思想的发展时期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儒家教化思想 一 “焚书坑儒”与“无为而治” 二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与实践 三 两汉教化群体的具体实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教化思想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教化思想发展概略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教化思想的突破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教化思想实践的意义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儒家教化思想 一 隋代科举制的建立和取士标准的儒家化 二 唐代科举取士标准与儒家教材的丰富完善 三 唐代儒家教化思想的具体实践 第三章 儒家教化思想的完善时期 第一节 宋代的教化思想 一 两宋时期儒家教化思想发展概略 二 宋代儒家教化思想实践的发展完善 三 朱熹的教化思想和实践 第二节 元代教化思想发展与实践 一 元代儒学及教化思想发展概略 二 元代书院的教化实践和影响 三 元杂剧的教化意蕴分析 第三节 明代的教化思想 一 明代文教政策对儒家教化思想的推动 二 明代女性伦常教化概述 三 乡约推广与地方士绅群体的教化之功 四 王守仁的教化理论及实践 第四节 清代的教化思想 一 清代统治阶级的教化思想和制度设计 二 清代社会教化体系的建成 三 边远落后及民族地区的教化扩展 第四章 儒家教化思想的危机时期 第一节 近代“西学”的挑战 一 “西学东渐”浪潮与儒家教化思想的衰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