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技创新政策对经济社会促进作用及其国际比较

科技创新政策对经济社会促进作用及其国际比较

  • 字数: 25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士运
  • 商品条码: 97875201223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士运著的《科技创新政策对经济社会促进作用 及其国际比较》在科技研发(R&D)理论、经济系统理 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等理论的基 础上,定性论述了科技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以及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 并对比分析了中国、德国和日本的科技创新差异及本 质区别。然后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宏观数据和投入 产出数据,构建了北京科技创新CGE模型、京津冀多区 域CGE模型,详细刻画了生产模块、科技模块、贸易模 块、居民收支模块、企业模块、政府模块、均衡模块 、社会福利模块、动态等模块的运行机理和方程推导 ,论述了社会核算矩阵(SAM)构建和外省变量及参数 标定的方法和过程,最后应用这些模型进行了多种政 策模拟分析: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对北京市宏观经济增 长、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居民收入、进出口、社会 福利等的影响;京津冀产业转移及科技进步对京津冀 多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区域协调发展等的影 响。
作者简介
张士运,博士,研究员,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科技咨询师,科技政策模拟与决策支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承担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主要著作有《北京现代化研究》《创新方法与科技北京建设》等。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科技创新及相关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 第一节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 一 文艺复兴中的意大利 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英国 三 大革命时代的法国 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德国 五 二十世纪后的美国 第二节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一 经济增长理论的作用机理 二 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理论的作用机理 三 相关实证研究 第三节 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的优化机制 一 经济结构理论与科技创新关系 二 科技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案例 三 科技创新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科技创新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 一 政府相关职能 二 税收政策的作用 三 财政政策的作用 四 科技研发(R&D)投入的作用 第三章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情况 第一节 科技体制重建阶段(1978~1984) 一 主要的社会背景 二 主要政策 三 政策影响 第二节 初期改革阶段(1985~1995) 一 主要社会背景 二 主要政策 三 政策影响 第三节 调整创新阶段(1996~2005) 一 主要社会背景 二 主要政策 三 政策影响 第四节 深入调整阶段(2006年至今) 一 主要社会背景 二 主要政策 三 政策影响 第四章 德国和日本的科技创新政策及国际比较 第一节 德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史 一 德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 二 德国高新技术战略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史 一 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二 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三 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四 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五 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