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与理论--阐释调适与融合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与理论--阐释调适与融合

  • 字数: 23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何祎金
  • 商品条码: 97875097868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结合新近社会学理论和学科史研究的新思潮与新 动态,何祎金著的《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与理论--阐释 调适与融合》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对社会学在中国 的历史实践进行同访与考察。将这门学科的发展置于 中国的历史与社会情境之中,分别考察了社会学概念 的翻译与阐释,研究方法的吸收、调适与创新,学科 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与流变,以及Chinese Sociology 在海外的书写和接受情况。 在漫长的学科发展中,中国社会学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历史传统与理论品格。本书对学科历史的同访并 非泥囿于讨论孤立的国别社会学个案,而尝试以这门 学科在中国的历史进展为脉络,同两方和非两方的社 会学实践进行理论和历史的比较与对话。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新思潮与学科历史的重构 第一章 历史的回访:社会学学科史的方法与政治 一 学科史的书写:一个充满张力的领域 二 制度与环境:外化的历史研究 三 方法与机构:从理论分类到经验考察 四 小结 第二章 女性的再现:性别视角下社会学史的重构 一 男性主义的学科史书写 二 社会学之母与学科史的重构 三 古典社会学的男性气质与现代性 四 19世纪的“女性问题 五 实证主义理论与女性天使 六 中国情境下的讨论 七 小结 第三章 传统的扩容:后殖民社会学的兴起 一 社会学的传统与范式 二 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书写 三 社会学的去西方化与传统的扩容 四 后殖民话语与社会学 五 帝国主义与社会学 六 后殖民社会学的兴起 七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实践 第四章 他者之镜:书写“Chinese sociology”的历史 一 1949年之前的中国社会学:许仕廉与孙本文 二 1949年至1979年的中国社会学:中国个案与理想类型 三 1979年之后的中国社会学:学科史研究与中国化 四 小结 第五章 追寻自主的学科: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与流变 一 新文化运动中的社会学:社会调查的政治 二 中国化的另一种表达:中国主义与社会学运动 三 中国化的明确主张:实地调查与社区研究 四 1980年代之后:社会学的中国性追求 五 小结 第六章 神圣性与道德传统:“Society”的中国翻译与阐释 一 社会学中的社会:社会的双重意涵 二 Society的表现形式:民族国家与市民社会 三 中国翻译和阐释:群和社会 四 从群到社会:道德传统与神圣性的式微 五 小结 第七章 开放现代性及其挑战:韦伯个案的中国观察 一 现代性话语的拓展:开放现代性及其挑战 二 韦伯的中国个案:现代性的转型潜能与文化方法 三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韦伯研究的双重维度 四 小结 第八章 从概念到方法的历程:社区研究的中国再造 一 作为概念与方法的“community” 二 从“community”到“社区”:中国翻译与再造 三 从概念到研究对象:帕克与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到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