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

  • 字数: 304
  • 出版社: 河南人民
  • 作者: 寇东亮
  • 商品条码: 97872150583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6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行是人性的升华,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 德行根基于自由才能使塑造和完善人性。 寇东亮著的《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 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对德行重建中的自由吁求、 伦理思想演进的德性与自由、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 伦理保障、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德性重 建的人格基础与人格保障等进行了研究。本书从现代 社会中的道德困境切入,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系统论述道德重建的社会基础,人格保障等问题。
目录
导论 道德、德性与自由 一、“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道德 二、“我们必须首先有一种亲近德性的道德” 三、“自由是道德的存在理由” 四、德性根基于自由:道德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根据 第一章 德性重建中的自由吁求——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呈现 一、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表现:德性的边缘化 (一)道德知性主义:凿空“德性基础” (二)道德规则主义:稀释“德性内容” (三)道德律法主义:瓦解“德性自律” (四)道德相对主义:模糊“德性标准” (五)道德虚无主义:消解“德性力量” (六)道德理想主义:建构“德性蜃楼” 二、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根源:自由的丧失 (一)“自由过度”及其道德效应 (二)“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 (三)当代中国社会的“自由过度”与“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 三、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本质:“人本身”的存在论危机 四、走出现代道德困境:拯救德性与回到“人本身” 第二章 伦理思想演进中的德性与自由——现代道德困境的思想渊源 一、从“麦金太尔道德诊断”谈起 二、前现代伦理的价值追求 (一)城邦伦理:人文主义德性与灵魂自由 (二)基督伦理:“罪性的德性”与“教会的自由” (三)儒家伦理:德性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 三、现代规范伦理的价值取向 (一)功利伦理:工具主义德性与个性自由 (二)义务伦理:“自由是德性的存在理由” (三)权利伦理:“自由(权利)优先于德性” 四、超越现代规范伦理的理论尝试 (一)社群伦理:“德性优先于自由(权利)” (二)后现代伦理:“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 (三)现代新儒学伦理:“内圣开出新外王” 第三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伦理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理论消解 一、德性:心灵秩序的塑造与守护 (一)德性的指称:内在善 (二)德性的构成:知善能力、向善意愿、为善勇气 (三)德性的本质:内在超越与自律 (四)德性的功能:塑造和守护心灵的秩序 二、自由:德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自由的道德底蕴 (二)意志自由:德性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实践理性:德性抉择的理性基础 三、现代性伦理学的完型 (一)现代规范伦理及其限度 (二)现代德性伦理及其限度 (三)现代性伦理精神的两面性 (四)在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融通中建构现代性伦理学 第四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实践消解 一、“尼布尔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