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中国三农问题前沿丛书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中国三农问题前沿丛书

  • 字数: 17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牛晓冬//罗剑朝
  • 商品条码: 97875201369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06年,“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 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打破了近百年 的金融业运行“铁律”,使得金融真正发挥对无信用 、无担保、低收入人群“雪中送炭”的效应,使弱势 群体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 构的成功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农村金融事业的发 展,也证明了农村金融支农效果研究的前瞻性与可行 性。牛晓冬、罗剑朝著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 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中国三农问题前沿丛书 》基于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以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 区为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
作者简介
罗剑朝,男,1964年1月出生,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农业经济管理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委员,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 兼任中共陕西省委讲师团特聘专家教授、陕西省首批农业专家服务团成员、陕西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金融学会理事。荣获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等荣誉称号。2002年1月获 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1年6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12月领衔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供求均衡与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创新团队入选 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2年12月领衔的“农村金融教学团队”荣获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四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五 研究内容和方法 六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济功能 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框架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 二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三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实证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理论分析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模型构建 三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估计结果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实证分析 一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理论分析 二 样本描述与变量选择 三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计量模型 四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模型估计与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实证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理论分析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模型设定 三 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结果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的政策建议及对策 一 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宏观政策 二 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