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论视野
审美分享主义:物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伟大复兴
从读图的差异看艺术欣赏的符号性
价值星丛
——超越中西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理论出路
由“静”至“淡”
——温克尔曼道德诗学的显在及潜隐
华文文学的理论视野
在涅瓦河边理解文学的民族性
跨文化比较研究
“Self-”in F.R.Leavi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因素
——法门寺地宫石灵帐连珠人面纹探源
诗仙李白与唐代诗歌的流传研究构思
——回顾拙著《李白,其人其诗》意大利语译本的编撰经历
麦大维对杜诗生态隐喻之探微
再度创作: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学经验
论龙彼得对中国明代闽南地区戏曲资料的发现与研究
——以其对明代戏曲俗曲选集《满天春》的研究为中心
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读译记
薪传与新诠:《古新圣经》的解经之道
从晚清到五四:亚洲主义在中国的消退及其后果
中俄戏剧交流及其相互影响
伯希和与裴景福的交往
——以中法学者有关敦煌藏经洞最初研究为中心
日野强《伊犁纪行》中的汉诗
东方诗魂的共鸣
——丰子恺与竹久梦二的漫画缘
日本中学国语课本里的《故乡》
中华文化经典研究
An Obscur Phase of the C',ourt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The Magnolia TerFace(Lantai兰台)Group and Their Literary Activities
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归来与命子:陶渊明的仕隐之谜
白居易诗歌的图像化传播
——以《琵琶行》书迹著录与流传为中心
《家世旧闻》版本补议
——兼议陆游家世诗数量稀少的原因
科举试诗对清代诗学的影响
阮元对“节性”的阐释及意义
民俗学与神话学研究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cl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hina
再问民俗学“生活世界”概念的理所当然
圣母故事的经验化讲述
——粤西冼夫人信仰的书写传统与口头传统
黄大仙传说研究
神话与古史:重勘中国神话学的起点
近现代中国与当代观察
校园、纸张与民国时期北平文坛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