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

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

  • 字数: 27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周岑银
  • 商品条码: 97875203363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周岑银著的《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 制度建构》从公共理性与协商民主的逻辑关联性出 发,致力于建构契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协商 民主制度体系。发展协商民主有助于实现公民参与 、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决策品质和维护社会政治稳 定。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 展,而使协商民主真正地运转起来,需要遵循规范 性要求进行一些有益的制度建构,基于公共理性的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的研究意义正在于此。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理性的价值与政治学研究的定位 一 公共理性关涉公民参与公共协商的权利和机会 二 公共理性关涉公民之间公共协商的能力 三 公共理性关涉由公共协商所作出的民主决策 第二节 公共理性与协商民主的关联性及其反思 一 现代公民理性观念与协商民主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二 公共理性理论提出及其对协商民主的制度建构和系统阐释 三 公共理性理论反思及其对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的拓展 四 中国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及其公共理性维度审视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论证思路 一 研究假设 二 论证思路 第二章 公共理性对个体理性的质疑与协商民主的兴起 第一节 基于选举的代议制民主及其个体理性 一 代议制民主的理论逻辑 二 代议制民主与个体理性的彰显 第二节 个体理性对民主本质的扭曲 一 个体理性诉诸个人利益 二 个体理性扭曲民主的本质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公共理性 一 公共领域的内涵与特征 二 公共领域与公共理性的生成 第四节 公共理性对协商民主的呼唤 一 公共理性的政治价值 二 公共理性与协商民主的开启 第三章 公共理性观念及其公共协商的合理性与适应性 第一节 公共理性的民主观:“参与”比“投票”更民主 一 公共理性与公民参与 二 “参与”与“投票”的民主观比较 第二节 公共理性的平台:结构性的包容力量 一 决策主体平等参与的包容性 二 决策过程公开公正的包容性 三 决策目的正当合理的包容性 第三节 公共理性的问题指向:利益分化和共识难题 一 现代多元社会的利益分化和共识难题 二 公共理性的利益平衡和协商共识 第四节 协商民主:嵌入政治结构的渐进民主化能力 一 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 二 协商民主的民主化能力 第四章 既有协商政治资源对协商民主的价值偏好 第一节 传统和合文化与协商民主的承继 一 人心和善的协商意蕴 二 和衷共济的协商意蕴 三 和而不同的协商意蕴_ 第二节 古代议政制度与协商民主的契合 一 匡正君主的谏议制度 二 导民使言的民议制度 三 兼听明断的朝议制度 第三节 非竞争性政治形态与协商民主的联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