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动产登记审查的法理与构造

不动产登记审查的法理与构造

  • 字数: 230
  • 出版社: 中国政法
  • 作者: 王亦白
  • 商品条码: 978756208729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过程中 ,王亦白著的《不动产登记审查的法理与构造》选择 不动产登记审查作为研究对象,从私法和公法两个维 度、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既阐述基本 法理,又关注制度构造,回应了顶层设计和实际操作 的现实需求。 本书采用先发散再聚焦的论证方式,以公私法接 轨为视角,将不动产登记的私法和公法双重属性作为 理论研究和逻辑展开的起点,基于对当下中国产权保 护问题的检视,厘清了不动产登记审查的价值取向和 目标设定,从主体、标准、对象、程序等多方面研究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动产登记审查制度,结合运行 逻辑对各类登记业务审查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健 全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审查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目录
序 导论 0.1 何以研究不动产登记审查? 0.2 他山之石与我们的不足 0.3 路径框架及创新愿景 第1章 不动产登记的私法和公法双重属性 1.1 现代社会公权力介入财产权的理论观察——主要以不动产为对象 1.1.1 传统社会财产权向现代社会财产权的转型 1.1.2 现代社会财产权保护的公法化 1.1.3 公权力之于现代社会财产权的意义 1.2 我国不动产登记的概念界定和法律属性之争 1.2.1 不动产登记语义考 1.2.2 不动产登记的概念厘定 1.2.3 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发展历程 1.2.4 我国不动产登记的法律属性及相关争议 1.3 私法和公法不同语境下的不动产登记 1.3.1 我国不动产登记在物权变动中的角色 1.3.2 不动产登记簿的私法效力 1.3.3 作为行政行为的不动产登记及其类型化 1.3.4 不动产登记的公法效力 1.4 私法为“体”公法为“用”的不动产登记及其区分实益 1.4.1 私法为“体”公法为“用”的法律属性定位 1.4.2 私“体”公“用”定位之实益 第2章 不动产登记审查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设定 2.1 不动产登记审查的本质与价值取向 2.1.1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主体功能和附带作用 2.1.2 不动产登记审查的本质剖析 2.1.3 不动产登记审查在私法层面的价值目标 2.1.4 不动产登记审查在公法层面的价值追求 2.2 依法行政与不动产登记审查 2.2.1 服务行政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契合 2.2.2 不动产登记审查中公权力的谦抑性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2.2.3 不动产登记审查对“放管服”改革的因应 2.3 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与不动产登记审查 2.3.1 三种典型的登记制度及其与物权变动模式的互动 2.3.2 登记对抗主义与登记生效主义的利弊分析及中国的选择 2.3.3 登记对抗主义抑或登记生效主义:对登记审查的影响 2.4 不动产登记审查模式的选择 2.4.1 关于登记审查可资参考的境外经验 2.4.2 我国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的争论及其区分标准 2.4.3 我国不动产登记审查模式的应然和实然 2.4.4 构建三个层面的不动产登记审查体系 第3章 不动产登记审查制度的基本架构 3.1 不动产登记审查主体之配备 3.1.1 比较法上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和工作人员 3.1.2 登记机构从分散走向统一的中国选择 3.1.3 登记机构和经办机构关系之厘清 3.1.4 建立不动产登记官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3.2 不动产登记审查标准之确立 3.2.1 基于审查职责的履职尽责、合理审慎的审查标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