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孟学研究--探孟子述孟学(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孟学研究--探孟子述孟学(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 字数: 269
  • 出版社: 中国书籍
  • 作者: 刘瑾辉
  • 商品条码: 97875068705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孟学文集,内容涉及《孟子》研究,明清孟学研究。辨析孟子人性论,指出其内在矛盾。宏观俯视明清孟学,展示成就,指出不足。考察戴震孟学四书所反映的戴震人性论、理欲观的嬗变历程。倾力挖掘焦循《孟子正义》的学术成就、孟学地位及影响,并指出其疏失。辨析《孟子》,推举圣典;考辨孟学,弘扬圣学。
作者简介
刘瑾辉(1961、9—),江苏淮阴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阳光学院特聘教授,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孟子研究、孟学研究、孟子智慧、阳明心学、清代学术史、考据学等课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各一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两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一项。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学术与文化研究,偏重于孟学研究。出版专著《清代〈孟子〉学研究》、《焦循评传》和《孟子今读》。“光明讲坛”总第258期主讲人,题目: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2014年5月5日《光明日报》16版专版刊发),在《北京大学学报》、《孔子研究》、《中山大学学报》、《求是学刊》、《现代哲学》等刊物发表孟学研究论文20余篇。2009年9月获第二届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 2013年12月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明代〈孟子〉考据学研究》获评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2016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阮元〈孟子注疏校勘记〉研究》获评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孟子思想光耀千秋 第一节 古代贤哲推举孟子 第二节 当代学者崇尚孟子 第三节 党的领袖发展孟子 第二章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立于本然之性辩于社会属性 第二节 辨本善证可善 第三节 犹豫于人固有四端 第四节 人兽对比言人性善于理不合一 第三章 善——中华民族的信仰与追求 第一节 人心向善 第二节 孟子言善倡善 第三节 中华文化充满善 第四章 明代《孟子》考据学 第一节 明代《孟子》考据学概略 第二节 明代《孟子》考据学特点 第三节 明代《孟子》考据学缺憾 第五章 清代孟学兴盛之背景 第一节 清前历代学术积淀 第二节 清代学术环境 第三节 清代孟学兴盛的特殊原因 第六章 清代《孟子》考据学 第一节 成果丰硕 第二节 考证全面 第三节 研治深入 第七章 清代《孟子》义理学 第一节 人性论 第二节 理气论 第三节 理欲观 第四节 仁政论 第八章 清代《孟子》义理学四大家 第一节 关注重点有别 第二节 诠释方法各异 第三节 个性特色鲜明 第九章 戴震孟学四书理气观 第一节 气化即道 第二节 理即条理 第三节 就事求理 第十章 戴震孟学四书人性观 第一节 性以类别 第二节 性不同呈乎才 第三节 知即善 第十一章 戴震孟学四书理欲观 第一节 欲根于性 第二节 以情絮情 第三节 理欲统一 第十二章 《孟子正义》性善辨 第一节 推举孟子性善论 第二节 智即善 第三节 辩善特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