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中村治研究(乡村治理理论机制与实践2018年第2期总第5期)

华中村治研究(乡村治理理论机制与实践2018年第2期总第5期)

  • 字数: 39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罗兴佐
  • 商品条码: 97875097555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4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乡村治理研究是近20年来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亦是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研究论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就开始关注乡村选举问题,之后由选举研究拓展到治理研究,并开始重视乡村选举与治理背后的社会基础。乡村选举与治理是通过具体的制度、法律和政策而展开的,但为何同样的制度、法律和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由此华中村治研究团队进一步关注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及内在机制,研究论题也由之前较为宏大的乡村选举与治理研究拓展到农村的方方面面。 本书是将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精选出19篇文章汇集成书,全书共分为“理论建构”“机制分析”“实践探索”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上篇——“理论建构”,该部分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状况,就农村存在的各种差异,对有关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为中篇——“机制分析”,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制度建设、乡镇政权的运作,以及当前的农村治理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第三部分为下篇——“实践探索”,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改善当前农村治理状况,将反哺农村的工作落到实处,维护农村的安定和谐乡村治理研究是近20年来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亦是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研究论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就开始关注乡村选举问题,之后由选举研究拓展到治理研究,并开始重视乡村选举与治理背后的社会基础。乡村选举与治理是通过具体的制度、法律和政策而展开的,但为何同样的制度、法律和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由此华中村治研究团队进一步关注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及内在机制,研究论题也由之前较为宏大的乡村选举与治理研究拓展到农村的方方面面。 本书是将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精选出19篇文章汇集成书,全书共分为“理论建构”“机制分析”“实践探索”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上篇——“理论建构”,该部分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状况,就农村存在的各种差异,对有关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为中篇——“机制分析”,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制度建设、乡镇政权的运作,以及当前的农村治理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第三部分为下篇——“实践探索”,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改善当前农村治理状况,将反哺农村的工作落到实处,维护农村的安定和谐
作者简介
罗兴佐, 获教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为基层政治和乡村治理,在《管理世界》、《中国农村观察》、《开放时代》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并参与多部著作的撰写。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 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曾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层民主建设研究\"和 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税费改革对乡村水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两项课题。2007年荣获\"重庆市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目录
导论: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 上篇 理论建构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乡村治理现代化:村庄与体制 再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 ——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 ——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阐释性研究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中篇 机制分析 内生性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 ——以东南H镇调查为例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项目制的基层解构及其研究拓展 ——基于某县涉农项目运作的实证分析 连带式制衡:基层组织权力的运作机制 策略主义: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 ——基于桔镇的考察 政策性与公益性:中部农村的双层治理结构与逻辑 富人治村的类型与基层民主实践机制研究 行政包干制:县域治理的逻辑与机制 ——基于华中某省D县的考察 下篇 实践探索 群众路线与基层治理 ——赣南版上镇的计划生育工作(1991~2001) 典型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基于领导联系点的分析 农村土地制度与村民自治的关联分析 ——兼论村级治理的经济基础 “最后一公里”困境与农民动员 ——对资源下乡背景下基层治理困境的分析 乡村水利的社会基础 ——以荆门农田水利调查为例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