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药学概论(供中药学药学管理学及相关专业用第2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

中医药学概论(供中药学药学管理学及相关专业用第2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

  • 字数: 924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翟华强//安冬青//王燕平
  • 商品条码: 978751325244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612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 创新教材之一,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 和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的领导与组织下 ,联合全国27所高等院校共同编写而成的。它可供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剂、制药工程、生物制药、 药学、工商管理、人文社法、市场营销、护理等相 关专业使用,也可满足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 及相关学科的使用。 翟华强、安冬青、王燕平主编的《中医药学概 论(供中药学药学管理学及相关专业用第2版全国中 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作为学习中 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 大纲要求进行编写。该书在尊重中医药学科特色基 础上,系统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 药学、方剂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 方法,将“理、法、方、药”连贯成一体,有利于 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系统了解中医理论学术体系 ,掌握中医临床诊断精要以及中药临床应用情况, 体现了“医药圆融、互为一体”的特点。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与中药的基本理 论、中医诊断的基本技巧及辨证用药的思路、常用 中药的性能与用法、常用方剂的组成与临床应用等 ,为后继学习相关课程奠定专业基础。 为了确保教材体系的连续性,本次编写在充分 尊重第一版教材的基础上,参考了近年来各地出版 的有关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 学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相关著作,吸纳了各兄弟 院校在教学、教改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在教材 的编写过程中,遵循“中医要发展、教材要改革” ,保障中医药理论传统性和系统性的原则,结合药 剂、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学、工商管理、人文 社法、市场营销、护理等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 ,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优化;对中医药理论 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内容,力求运用准确、严谨的现 代语言进行表述;对教材的结构做了相应的调整, 力求使本教材最大限度地达到科学、缜密和先进的 水平。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血 第三节 津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 藏象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之府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 第四节 其他病因 第七章 发病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第二节 疾病的传变 第三节 疾病的转归 第九章 养生与治则 第一节 养生 第二节 预防 第三节 治则 第二部分 中医诊法概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第二节 局部望诊 第三节 望舌 第四节 望排出物 第五节 望小儿食指络脉 第三章 闻诊 第一节 听声音 第二节 嗅气味 第四章 问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