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精)/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精)/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 字数: 217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王爱和|译者:(美)金蕾//徐峰|校注:徐峰
  • 商品条码: 978753258973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此前的历史学界研究宇宙观,主要是将其视为 一种思维形式,并且特别地关注它的起源;而考古 学术界关于宇宙观研究多针对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 具体的、可移动的遗物或不可移动的遗迹。而王爱 和的这部著作与众不同,它关注政治与宇宙观之间 的紧密联系,即认为宇宙观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 思维模式,因此不能独立存在于由实践、礼仪、物 质和话语等多种形式组成的权力关系之外,同时, 也没有一个政治体系能优先或脱离于宇宙观。就是 说,权力的行使和宇宙的观念既互相塑造,又不断 地互相改造,只因它们都同属一个多面体。 这本《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由王爱和 著,金蕾、徐峰译,不仅吸收了现代西方汉学界的 各种研究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吸收了来自中、日学 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 博采众长,对国内历史学界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 借鉴价值。
目录
中文版序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宇宙观与政治文化 二、学科方法论与研究命题 1.历史学对起源的关注 2.古典社会人类学与结构主义 3.汉学研究对结构主义的发展和修正 4.考古学的新材料和方法论的新问题 三、从意识形态到文化逻辑:理论模式更新 四、中国宇宙观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创新 1.新命题:实践、身体、象征、权利 2.跨学科方法 3.文化和权力的谱系 4.历史人类学与文化历史学 5.理论与比较研究 五、古代中国与现代性 六、本书结构 第二章 四方与中心:晚商王族的宇宙观 一、导言 二、四方 1.政治地理:“方”与“我” 2.宇宙结构:四方 3.祭祀结构:稀和“方” 三、中心 四、宇宙观与祭祀、政治活动 1.空间与时间 2.天与地 五、青铜时代晚期的四方 1.克商 2.向中心转移 3.改造四方 4.中心性的延续 六、结论 第三章 五行:历史变革中的宇宙观 一、导言 二、超越王权的知识和权威 1.君王神权的篡夺者 2.五行与国事 3.五行与兵书 4.官僚机构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五行 三、从中心走向循环运转 1.宇宙运动之循环 2.重整时间秩序 3.对空间秩序的重新定义 四、关联:天人之际的新渠道 1.君权的再创造 2.文本与关联系统的建立 3.宇宙观综合化和君权理论化 五、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