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流域人类学导论

流域人类学导论

  • 字数: 334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田阡
  • 商品条码: 97870101953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田阡教授在前期大量的田野工作和学 理思考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区域研究,从总体上 审视流域族群的日常生活,从“单点”社区转向“ 多点”区域,形成空间、历史与族群互动互视的综 合性区域研究体系,进行“中心与边缘”的转换, 提出将流域从区域研究范围逐步上升为“流域人类 学”的学术研究方向。同时,整合民族学、人类学 、考古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通过对不同类型族群的 迁移、生计和文化适应模式,以及所研究流域的族 群分布与互动、区域文化的特征进行整体关注和分 析,探讨流域间的迁移对族群分布的影响,发掘城 乡统筹背景下族群关系的新特征,尝试建构“流域 人类学”的理论体系。田阡著的《流域人类学导论 》正是其提出的流域人类学理论体系具有奠基性和 总纲性质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田阡,男,人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民族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入选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人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重庆社科规划项目等十多项课题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几十篇,其中《人民日报(理论版)》理论文章4篇,专业类核心刊物论文21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3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2篇,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1篇。出版专著10部。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流域 一、自然的流域 二、社会的流域 三、人类学视野中的流域 第二节 流域人类学的概念与方法 一、普同论(Universalism)方法 二、整体论(Holism)方法 三、整合论(Integration)方法 四、跨流域比较(Comparison)的方法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及本书框架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本书研究框架 第一章 人—水关系的开端:流域与人类 第一节 流域与人类种族 一、流域与分子人类学 二、流域与人类染色体研究 三、流域族群与体质人类学的互相印证 第二节 流域与人类文明 一、人类文明诞生于流域的气候因素 二、人类文明诞生于流域的地形因素 第三节 人类的流域开发 一、流域上游的开发 二、流域中下游的开发 三、流域河口三角洲的开发 第四节 人类与流域文明的兴衰 一、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二、人类技术开发与流域环境危机 三、流域变迁与人类文明的兴衰 小结 第二章 人—水关系的发展:流域与农业 第一节 农业:人类文明的曙光 一、农业转向与人类向流域的集中 二、流域与定居农业 三、农业的发展与人类原始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传播 一、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农业文明的发展 二、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农业文明的发展 三、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农业文明的发展 四、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 第三节 流域农业文明的发展特征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流域农业文明发展的文化扩散特征 二、流域农业文明发展的地理传播特征 三、流域农业文明发展的物种边界特征 四、流域农业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小结 第三章 人—水关系的延伸:流域与交通 第一节 流域与交通体系 一、以流域为交通体系中心的原因 二、流域交通体系的形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